2015年5月,发表于《BMJ》的一篇文章考察了复方口服避孕药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除诺孕酯外,复方口服避孕药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相关,较新的药物制剂比第二代避孕药的风险更高。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孕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设计:两个巢氏病例对照研究。
设置:英国参与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PRD;618名参与者)和QResearch初级保健数据库(722名参与者)中的全科诊所。
参与者:2001~2013年期间首次被诊断为静脉血栓栓塞、年龄在15~49岁的女性,每名患者按照年龄、诊疗以及时间轴,最多匹配5名对照者。
主要测量结果:早年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和静脉血栓栓塞的优势比,对吸烟状况、饮酒、种族、体重指数、并发症和其他避孕药物进行调整。对两个数据集的结果进行综合。
结果:对CPRD的5062例和QResearch的5500例静脉血栓栓塞病例进行分析。与先前无口服避孕药暴露相比,当前暴露于任何一种复方口服避孕药,均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调整后的优势比为2.97,95%可信区间2.78~3.17)。当前暴露于去氧孕烯(4.28,3.66~5.01)、孕二烯酮(3.64,3.00~4.43)、屈螺酮(4.12,3.43~4.96)和环丙孕酮(4.27,3.57~5.11)的相应风险明显高于二代避孕药左炔诺孕酮(2.38,2.18~2.59)、炔诺酮(2.56,2.15~3.06)和诺孕酯(2.53,2.17~2.96)。对于每年每万名被治疗的新增静脉血栓的额外女性病例数而言,服用左炔诺孕(6,95%可信区间5~7)和诺孕酯(6,5~8)的患者数量最低,服用去氧孕烯(14,11~17)和环丙孕酮(14,11~17)的患者数量最高。
结论:在使用两个主要保健数据库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除诺孕酯外,复方口服避孕药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相关,较新的药物制剂比第二代避孕药的风险更高。
(选题审校:李潇潇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