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轮状病毒胃肠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预防尤为重要。人民卫生出版社特别邀请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王琳教授,就“疫苗预防儿童轮状病毒腹泻 常见疑问这有答案”这一话题展开系列讨论。本期为第2篇内容——轮状病毒腹泻无特效药 接种疫苗预防最有效。后续将推送第3、4篇内容,敬请关注优医迈公众号推文。
与细菌感染不同,轮状病毒胃肠炎目前尚无特效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不能完全有效控制轮状病毒的传播,那么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就成了预防轮状病毒胃肠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终止腹泻全球行动计划”中提出,接种疫苗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小于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防治综合策略包括以下几点:维生素A的补充、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安全的水和改善卫生、口服补液盐(ORS)、锌和持续的喂养。
全球应用轮状病毒疫苗之后,保护效力和安全性有以下数据:1990~2016年,全球小于5岁以下儿童中,轮状病毒胃肠炎死亡率下降了48%,挽救了2.8万名儿童的生命;2006~2019年,全球49个国家应用轮状病毒疫苗后的评估数据显示,轮状病毒胃肠炎住院率降低了59%,急性胃肠炎住院率和死亡率均降低了36%;在我国,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的数据显示,保护效力可达到95.5%;美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在五价轮状(病毒)疫苗上市后,接种3剂的保护效果可以达到88%。在家长们关心的安全性方面,全球和中国的Ⅲ期临床实验都显示,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呕吐、腹泻等,疫苗组和安慰剂组无明显差异,并且接种后没有发现肠套叠的风险增加。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业近20年,擅长儿童语言、生长发育,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疾病儿童的免疫接种及孤独症谱系障碍等疾病诊治。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疾病预防和疫苗接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保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保健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委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学会儿童保健学组副组长,中国妇幼保健学会遗传代谢和检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学会营养和养育照护专业委员会常委,福棠儿科医学研究中心儿童保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健康中国研究中心儿童保健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儿童神经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儿童心理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等;《中华儿科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中国药物警戒》等杂志编委,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药品评价中心评审专家,欧洲遗传代谢病协会(SSIEM)会员,北京市医疗技术鉴定专家。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因创建适合中国国情“疾病儿童免疫接种策略”获评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王琳教授:疫苗预防儿童轮状病毒腹泻 常见疑问这有答案(2)—轮状病毒腹泻无特效药 接种疫苗预防最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