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生育力保护1例
2024-06-20
204

25岁女性,1个月前出现下腹痛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相关检查后提示卵巢恶性肿瘤可能性大。1周前行开腹双侧卵巢肿物切除+子宫内膜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双侧卵巢转移。由于未婚未育,患者希望进行生育力保护,何种方式最为可行。


一、病历摘要


25岁女性,主因“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盆腔肿物术后1周”网络咨询。患者久居英国,月经初潮年龄13岁,既往月经不规律,7天/30~180天,量适中,无痛经。孕0产0。1个月前出现下腹痛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曾于当地诊所就诊考虑尿路感染,给予抗生素口服治疗无效。转诊当地医院检查 CA125升高(262U/ml),隔周复查升高至740U/ml;盆腔增强MRI提示:子宫前位,长7.5cm,子宫内膜厚10mm,可见15mm×6mm×16mm高回声团,肌层及子宫颈未见异常。双侧卵巢囊实性肿物,右侧10.2cm×7.1cm,左侧8cm×5.1cm,卵巢囊肿包膜完整,未见周围侵犯。盆腔少量积液,未见淋巴结肿大。提示:卵巢恶性肿瘤可能性大。1周前在英国伦敦当地医院行开腹双侧卵巢肿物切除+子宫内膜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双侧卵巢转移,腹腔冲洗液可见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均呈阳性。患者远程网络问诊,由于自己未婚未育,希望进行生育力保护,何种方式最为可行。


1.既往史


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手术史、外伤史。


2.个人史


生于中国香港,久居英国。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流行病地区居住史。


3.生育史


G0P0,未婚。


4.体格检查(远程问诊自述)


身高160cm,体重42kg。


5.辅助检查


胸、腹部CT(英国伦敦当地医院):胸腹腔少量积液,胸膜、胸腺、肺、肝、胆、胰、脾、肾上腺、肾未见异常。胸腹部及盆腔淋巴结未见肿大。


6.诊断


(1)子宫内膜癌。


(2)卵巢转移肿瘤。


二、治疗措施


规范肿瘤分期手术治疗和术后放化疗;与患者讨论生育力保护措施,知情选择;英国肿瘤医生建议在手术时尽可能地将无肿瘤细胞侵犯的卵巢组进行冻存以保存患者的生育力。


三、病例分析


1.随着抗肿瘤治疗的发展,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临床医生以及患者的关注。如今国内外专家已经达成共识,对于年轻女性肿瘤患者,应尽早进行生育力保护的咨询,并采取适当措施。目前生育力保护措施包括卵母细胞冻存、胚胎冻存、卵巢组织冻存等。


2.本病例是激素受体阳性的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转移的患者。胚胎冻存或卵母细胞冻存需要药物进行卵巢刺激促排卵,对于该患者可能存在肿瘤扩散的风险,并且促排卵需要时间,也必将延误患者的肿瘤治疗。除非采用的是赠精,否则胚胎冻存对于没有固定伴侣的女性来说也并不可行。大型研究分析显示,每个冻存复苏后的卵母细胞的活产率为6.5%,且累积活产率随着冷冻保存的卵母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想要提高妊娠率,建议冻存20个以上卵子,而1个月很难达到这个数量,可能需要几个周期和多次的取卵手术。35岁以下的女性,冻存5个卵子的累积活产率约为15%,冻存15个以上的卵子,累积活产率80%~90%;35岁以上的女性冻存10~15个卵子,累积活产率不到40%。卵巢组织冷冻保存目前被认为是适合需要立即进行癌症治疗的患者保留生育力的方法。此方法的优势:①避免了大剂量、长时间的激素刺激促排卵,只要患者可以耐受手术,立即可以实施,节约时间,不会延误癌症治疗。②卵巢组织中的卵泡储备量大,一片组织中的卵泡数可成百甚至上千。该患者手术中根据卵巢组织被肿瘤侵犯的情况,可以酌情选择此方法作为生育力的保护手段。


3.基于该患者的实际情况,已经有子宫内膜癌的卵巢转移,并且肿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因此如果施行卵巢组织冻存,不建议疾病治疗后进行自体移植。卵巢组织自体移植时,具有癌细胞再播种的潜在风险。卵巢产生的激素也有可能导致肿瘤复发,对于手术后的激素治疗也是禁忌证。为避免卵巢组织移植后再次引入恶性肿瘤的风险,另一种选择是从卵巢组织中分离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成熟后的卵子可以进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冷冻保存。迄今为止,已经有通过此项技术实现活产的报道。现代医学的进步使此类患者未来拥有生物学后代成为可能。


(鞠蕊 阮祥燕)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