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玫教授:轮状病毒与儿童腹泻的关系
2025-03-17
195

人民卫生出版社特别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主任医师曾玫教授,就“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及轮状病毒感染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威胁与影响是什么?”这话题展开系列讨论。


尽管全球的卫生状况和公共卫生意识取得了重大进步,但腹泻仍然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腹泻更是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元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也被列为全球15个腹泻高发国家之一。


当我们谈论儿童腹泻时,它通常指的是儿童在短时间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量增加,质地变稀或呈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引起腹泻的病因有多种。


其中,病毒感染是导致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这些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第二:除了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也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等细菌,通过不洁的食物或水源进入儿童体内引起腹泻症状。此外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小儿腹泻。如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等在儿童肠道内寄生会破坏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第三:食物过敏也是儿童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儿童对牛奶、鸡蛋、花生等食物过敏一旦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引发腹泻等过敏反应。


第四:不适当的饮食习惯同样可能导致儿童腹泻,饮食结构不均衡、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不洁食物等都可能对儿童的肠道造成刺激引发腹泻。


第五:长期或不恰当使用抗生素也是导致儿童腹泻的一个因素之一,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发腹泻。


第六:还有某些非感染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也会引起儿童腹泻。这些疾病需要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对儿童造成更大的健康损害,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分为A~JI群。其中,A群轮状病毒尤为引人注目它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急性水样腹泻的首要病原体。对全球儿童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在中国当前G9P[8]、G8P[8]型轮状病毒作为A群中的主要流行株依然是儿童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给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严重程度高于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伴随呕吐、激惹不适、腹痛和发烧等症状,呕吐是轮状病毒感染的标志性症状,会导致儿童脱水并影响口服补液疗法等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儿童可能会多次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但随着感染次数的增加其严重程度通常会逐渐减轻。


轮状病毒感染不仅影响儿童的消化系统,还可能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和低体重等。特别是对1岁以下婴儿影响最为明显。此外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证实轮状病毒可经血液播散至肠道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肝脏等引起肠道外并发症,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疾病谱正在不断扩大,包括肠道外并发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热性惊厥、急性脑膜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在少数情况下轮状病毒感染还可能引发急性脑病或脑炎,此外轮状病毒感染可能还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


2016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5岁以下儿童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腹泻病例数高达2.58亿例,其中大量病例需要门诊或住院治疗,同年轮状病毒感染还导致了全球约12.9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

 


作者介绍
曾玫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主任医师  博士,博士生导师, 感染传染科副主任

第21-23届WHO基本药物选择和使用专家委员会委员

WHO抗生素和药物评价工作组专家成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儿科专委会感染组组长

国家卫健委儿童用药专家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感染学病分会第11-12届委员暨儿童感染与肝病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预防接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第1届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感染组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免疫规划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组组长

临床擅长和研究领域:儿童感染/传染病的病原学及诊治,抗生素使用策略及细菌耐

药,疫苗的临床问题。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