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医疗技术、医生与患者、医疗机构之间等复杂关系的科学。为了更好地将医学伦理学的原则应用于实践、避免发生违背医学伦理的医疗行为,在了解了医学伦理学的任务和范畴之后,还应该着重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支撑体系、医学伦理与医学研究的关系等问题。
一、医学伦理学的支撑体系
1、高尚道德精神
本体论承诺和本体论事实是组成本体论问题的两部分,也就是回答“何物存在”的问题。医学伦理学的本体论承诺就是医者共同认可的“高尚道德精神”。高尚道德精神有三个维度:一是对人性完善的终极关切;二是超越功利的无私奉献;三是对出于“善良意志”作为“绝对命令”的自我觉知。《日内瓦宣言》指出,即使在威胁下,医者的行医行为也决不违反人道主义原则,因为为人类健康服务,尊重人的尊严,是医者的基本道德良知。
2、同情心
医学伦理学的范式是被大家普遍认可的、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人性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原则,包括“自然的同情”和“道德的同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自然的同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人的感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怜悯。把这种怜悯之心经过理性的确认、社会的教化和想象机制的移情,提升为道德自觉,即道德的同情。道德的同情指向对不幸、危难的体恤和对幸福由衷的喜悦。对别人的苦难感到伤心,对别人的幸福感到高兴外,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同情心作为一个伦理学规范,具有意识形态的蕴涵,是超越意识形态纷争的、自古就确立起来的基本原则。“道德的关键就是启发内心的善和同情。”希波克拉底指出,医生应当胸怀纯洁的操守,按照自己的才能和决心救助贫困,维护病人利益。才能和能力是医学技术,而决心和操守则是建立在医者神圣同情心基础之上的善良意志。才能与决心的内在统一,即“德高医粹”,才是医者的根本追求和医学职业精神的精髓。
3、孙思邈及先贤们的医学伦理
孙思邈提出医者应重“精”、“诚”的伦理情操,强调医者“技术上的精明卓越及诊治上的真诚付出”。“精”要求医者除了广泛充实自己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外,更需成为一位具有高尚医德的医生;“诚”则要求行医者在对待各个阶层的病患时,均须以诚相待,不可只看病,应以“人”的整体来医治。无论身份地位还是富贵贫贱,要一视同仁,并以恻隐之心细心医治。在《备急千金要方》的自序中,孙思邈明确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这是中国最早的医德文献专论,反映了孙思邈对于生命的重视和关注,对于高尚医德的倡导和向往,对于公平正义、行医施善等原则的秉持和推崇。
孙思邈之后,明末陈实功把“精”与“诚”的医学伦理精神用“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加以演绎,清楚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医学伦理思想。“五戒”与“十要”其实就是西方医学伦理强调勿害、为善、尊重病人、公平正义、信实、忠诚、严守秘密的另类论述。五戒中的第一戒强调不论贫贱富贵,医者均应诚心医治;二戒要求对病人给予足够的尊重;三戒强调诚恳相待,不可贪财欲色;四戒训示医者不可自乱开药,而须据实治疗;五戒认为医者应以忠诚、信实、正义之心对待患者。
关于医患关系,明末龚廷贤首次在《万病回春》提出了“医家十要”和“病家十要”,即存仁心、通儒理、精脉理、识病源、知气运、明经络、识药性、会炮制、莫嫉妒、勿重利。这些都是医者应有的行医态度与修养。
二、医学伦理与医学研究的关系
1、医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目标受医学伦理的影响:科学化目标不是医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拿中医做例子,有人认为应根据实践结果改善中医理论,有人认为中医即便偶然有效也不能说明中医理论是科学的。科学化目标的争论是一个科学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医学伦理问题;市场目标虽然很重要,但不能为了获得市场利益就制造实验数据、编造论文、推动错误的标准;人道目标不应成为发布医学新知识、应用医学新技术的阻碍。标准与创新的冲突不应该演变成标准与人道的冲突。
2、医学伦理指导下的医学研究:
(1)循证医学研究与个性治疗
循证医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大样本的观察和统计,以获得对某种技术和药物的更准确的评价。这种模式具有更高的商业利益,所以迅速成为医学的主流研究模式。实际上,一种应用于常见疾病的技术和药物,即使对80%以上的患者有积极意义,也不应该将这种技术或药物推广到全部患者身上。医学上真正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是个性化治疗,是要通过更为精准的分析和分层,力争不放过任何一个患者,力争对个体患者制订更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
(2)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一切治疗方案,无论是否科学、是否有益于患者健康,医生都无权替患者做出抉择。医生可以做的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告诉患者,尊重患者的个人权利。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上有足够的自主权,无论其选择的是正确还是错误。
(3)道德冲突与文明沉沦
器官克隆技术、干细胞再生医学虽进展缓慢、困难重重,但已显曙光,由此带来的道德冲突已成为当今伦理学的难题和研究重点。干细胞移植和再生医学虽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这不足以说明其已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了,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4)科技欺诈与商业利益
现代医学上很多虽前沿但不成熟的技术,通过商业运作,成为天下瞩目、众人追捧的技术。这种效价比差、昂贵虚高的现代技术,存在科技欺诈的成分,属于商业利益大于医学利益的技术。
在学习了医学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后,医生可以更清楚自己在医事行为中所处的角色,对自己的道德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能够正确指导医生如何为患者诊治,规避可能引发医患纠纷的、违背医学伦理的错误。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