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中美学者发表在《J Am Heart Assoc》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年药物依从性和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背景:AMI后二级预防需要长期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然而,在中国,AMI后,药物依从性的水平、与较差依从性相关的因素、良好的依从性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等,仍然未知。
方法和结果:2013~2014年,4001名≥18岁的AMI患者从中国53家医院存活出院(平均年龄60.5±11.7岁,女性22.7%)。良好的依从性定义为≥90%的时间按处方服药(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Cox模型用于评估AMI后良好依从性(时变协变量)与1年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最常见的药物为阿司匹林(82.2%)和他汀(80.5%)。随访期有243人未处方任何药物,这些患者(25.1%;95% CI,19.7~30.6%)的1年事件发生率高于服用≥1种药物的患者(6.6%;95% CI,5.76~7.34%)。总体良好依从率为52.9%。良好依从性与较低的1年事件风险相关(调整风险比[HR],0.61;95% CI,0.49~0.77)。最常见的较差依从性原因为认为其疾病已经改善/不再长期需要药物。更多的合并症和较低的教育水平与较差依从性相关。
结论:良好依从性可降低AMI后1年心血管事件风险。本研究的队列中,约一半的人不具有良好依从性。在国家层面努力改善中国AMI结局应关注药物依从性并教育患者心血管药物降低复发事件风险的重要性。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王淳)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