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发表于《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医疗保健中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方法的改进。
目的:研究通过纳入校正年龄并发症得分(100床-天/校正并发症评分),校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常用监测单位(定义为每日剂量/100床-天)是否产生更加精确和有意义地评估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使用时间序列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测量每月校正年龄并发症总数与每月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相关性。为了建立内标,共建立了两个抗菌药物使用数据集,即2004~2007(第一个研究阶段)和2008~2011(第二个研究阶段)。对每100床-天和每100床-天/校正年龄并发症得分的每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标准化。
结果: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与校正年龄并发症得分的总数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P=0.0004)。结果也显示,抗菌药物使用与(1)使用酒精的搓手频率(P=0.0370)和(2)临床药师的积极性(P=0.0031)呈负向相关。每100床-天的标准化抗菌药物使用产生1.31的相对使用率,即第二阶段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较第一个阶段高出31%。然而,每校正年龄并发症得分每100床-天抗菌药物使用标准化产生0.98的相对使用率,即第二阶段的平均抗菌药物使用低2%。重要的是,在两个研究人群中,第二个人群中相对使用率独立于患者密度和病例混合特征的差异。
结论:考虑到患者病例混合效果,改进抗菌药物测量的建议提供了一项比较各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新方法。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该指标在大规模使用时如何简化以便临床应用?能否解决不同科室间DDD值指标不一样的问题?这些值得我们思考。)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