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已批准的人用抗菌药物仿制药的有效性和质量的担忧逐渐出现。2014年2月发表在《Clin Infect Dis》上的一篇文章对相关文献的内容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已经公布的关于抗菌药仿制品的数据有限且具有异质性,因而阻止了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的尝试。该系统回顾表明,在修改抗菌药物仿制药的市场准入原则之前,需要更多的证据。
背景:最近,逐渐出现了对已批准的人用抗菌药物仿制药有效性和质量的担忧。
方法:我们对Medline和Embase进行检索,检索2013年7月前出版的关于抗菌仿制产品的英文或法文原始研究文章。
结果:我们选择了37篇原始研究:15篇关于β-内酰胺类药物,10篇关于糖肽类药物,以及12篇关于其他抗菌药物。大多数研究(73.0%)在2008-2012年期间发表。研究设计包括分析化学(n=9),体外药敏研究(n=14),动物实验(n= 6,其中5个使用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大腿感染模型),以及人类临床研究(n=15)。在37项研究中,14个研究认为(37.8%),在纯度(n=2),体外活性(n=3),动物模型的体外有效性(n=4),临床有效性(n=2),口味(n=2),或儿童群体的依从性和可接受度(n=1)方面,仿制药品可能劣效于原研药。大多数体外研究(78.6%)发现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大部分(5/6)体内研究主要是在未进行抗菌药功效评价的动物模型中,表明仿制药和原研药之间具有差异。临床研究的证据水平基本较低。
结论:已经公布的关于抗菌药仿制品的数据是有限的,且具有异质性,因而阻止了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的尝试。该系统回顾表明,在修改抗菌药物仿制药的市场准入原则之前,需要更多的证据。
(选题审校:栾嵘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主要指物质基础和临床疗效两方面的一致。物质基础的一致主要是通过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来确定,临床疗效的一致主要通过一些体内外的试验来评估。临床验证(含生物等效和临床试验)是确定一致性评价的"金标准"。本系统评价针对抗菌药仿制药的一致性进行文献总结,结果提示我们抗菌药的仿制药一致性可能存在差异,这将可能会影响到抗菌药物仿制药准入原则的修改。)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