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A、抗血小板药物和Xa因子抑制剂硬膜下血肿风险的量化
2014-07-04
491

抗血小板药物、维生素K拮抗剂(VKA)和口服直接抗凝药的硬膜下血肿风险有多大区别?2014年6月,发表在《Stroke》上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相对于抗血小板药物,VKA的硬膜下血肿风险约显著增加3倍。与VKA相比,口服直接作用抗凝药与硬膜下血肿风险显著降低有关。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治疗和Xa因子抑制剂的硬膜下血肿风险相似。

背景和目的:硬膜下血肿是抗凝治疗的重要出血并发症。我们量化了与其他口服抗血栓药治疗相比,维生素K拮抗剂(VKA)抗凝治疗相关的硬膜下血肿的风险。

方法:我们从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鉴别出随机试验,如果试验是自1980年以来发表,并且比较了口服VKA与抗血小板药物或口服直接抗凝药,那么就将该试验就纳入到研究中。两名审查者独立提取数据,并通过协商解决差异。

结果:总共纳入了19项随机试验,包含92156名患者和275例硬膜下血肿病例。通过Meta分析,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相比(9项试验,11603名参与者),VKA与硬膜下血肿风险显著增高相关(比值比,3.0;95% CI,1.5~6.1)。与Xa因子抑制剂(Meta分析比值比,2.9;95% CI,2.1~4.1;5项试验,49687人)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相比(Meta分析比值比,1.8;95% CI,1.2~2.7;5项试验,30866人),VKA的硬膜下血肿的风险显著增高。在检测口服直接抗凝剂的6项试验的汇总中,24485名接受VKA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的硬膜下血肿的绝对发生率为2.9/1000患者年(95% CI,2.5~3.5)。

结论:相对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VKA的硬膜下血肿风险约显著增加3倍。与VKA相比,口服直接抗凝药与硬膜下血肿风险的显著降低有关。基于与VKA的间接比较,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治疗和Xa因子抑制剂的硬膜下血肿风险相似。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贾朝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本研究采用硬膜下血肿这一指标作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由于硬膜下血肿对患者转归的影响程度不一,三类药物的安全性比较研究还需要纳入其他指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