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12月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中,一篇文章介绍了一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试验,其目的在于评估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英夫利昔单抗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为在治疗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英夫利昔单抗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相关,但这种药物的暴露响应关系受到多种因素干扰。
摘要:本研究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试验(the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Trials,简称ACT,包括ACT-1和ACT-2两组)中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旨在评估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英夫利昔单抗血药浓度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研究纳入了ACT-1和ACT-2中共728名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对他们的英夫利昔单血药浓度进行比较,收集ACT-1患者在用药后第8、30和54周的血药浓度作为有效数据。为评价英夫利昔单抗血药浓度与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分别对其进行趋势、逻辑回归和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同时也对影响暴露响应关系的因素进行了评价。
结果:对出现黏膜愈合或症状缓解的患者和没有达到近期疗效标准的患者进行比较,前者体内的英夫利息单抗平均血药浓度在第8、30或54周出现明显上升。在上述几个时间点上,患者英夫利昔单抗前四分位1/4血药浓度与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 < .01)。对于四分位血药浓度最低的患者来说,与其他患者相比,他们当中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起效的比例更小,同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英夫利昔单抗抗体出现率更高。尽管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的暴露响应关系存在差异,但可以确定的是,为了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应在对患者进行诱导治疗时将第8周血清浓度控制在41 μg/mL上下,并在维持治疗时将稳态浓度保持在3.7 μg/mL。
结论:在治疗严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时,英夫利昔单抗的血药浓度与其疗效相关,但这种药物的暴露响应关系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因此,如果要对英夫利昔单抗血药浓度进行前瞻性评价,必须将相关干扰因素的数据也纳入到患者的治疗策略中。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0036439 和 NCT00096655。
(选题审校:聂小燕 编辑:朱婧)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