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房颤发病大国,且患病人数日趋增加。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卒中。对于有中、高卒中危险性的房颤患者需进行抗凝治疗。但在临床实践中,与华法林相比较,达比加群酯是否与更高的出血风险相关尚不清楚。2015年1月,发表在《JAMA Intern Med》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比加群的大出血发生率较高、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较高,但颅内出血的风险较低。
重要性:目前尚不清楚在临床实践中,与华法林相比较,达比加群酯甲磺酸盐是否与更高的出血风险相关。
目的:使用医疗数据比较达比加群及华法林的出血风险。
试验设计、场所和受试者:在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我们使用医疗保险受益人5%的随机抽样人群2010至2011年中的药物和医疗报销数据。我们确定了那些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最新确诊房颤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初步诊断60天内使用达比加群或华法林治疗。随访患者直至停药或换用其他抗凝药、死亡或直到2011年12月31日。
暴露:达比加群使用者(n=1302)和华法林使用者(n =8102)。
主要结果和方法:研究中发现的任何出血事件和通过解剖部位归类为主要和次要出血。严重出血事件包括颅内出血、腹腔积血和因血尿、消化道或其他出血住院或入住急诊。我们使用倾向评分权重机制来平衡两组中患者特点,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出血风险。我们进一步对4个亚组高危患者的出血风险进行了检测:75岁以上、非裔美国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有超过7种伴随合并症。
结果: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的出血风险较高,任何出血事件风险比为1.30(95%CI,1.20~1.41)、大出血1.58(95%CI,1.36~1.83)和肠胃出血1.85(95%CI,1.64~2.07)。华法林使用者颅内出血的风险显著较高,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相比风险比为0.32(95%CI,0.20~0.50)。在所有亚组分析中达比加群始终与严重出血和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增加相关联。非裔美国人和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中,达比加群使用者大出血的风险特别高。
结论和相关性:达比加群的大出血发生率较高(无论任何解剖部位)、胃肠道出血的风险较高,但颅内出血的风险较低。因此,达比加群应遵医嘱慎用,尤其是高危患者。
(选题审校:董淑杰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真实世界研究的达比加群的安全性与精心设计的随机对照研究RE-LY的结果有所差异,该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应引起临床医生对达比加群出血风险的关注。)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