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梭菌感染为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常规治疗的失败率增加、初次治疗后复发,给医生带来了挑战,而通过粪便菌群移植(FMT)恢复具有保护性的大肠微生物群已经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2016年2月,发表在《Aliment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也表明,粪便菌群移植似乎是一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高效和强有力的方法。
背景:艰难梭菌感染是院内腹泻的主要原因。
目的:评估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长期(≥90天)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影响粪便菌群移植结局的因素。
方法:研究人员对MEDLINE、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仅纳入使用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长期随访(≥90天)的观察性研究。研究人员计算初始治愈率、总复发率及早期(<90天)和晚期(≥90天)复发率。
结果:该研究纳入包含611名患者的18项观察性研究。初始治愈率为91.2%(95%置信区间,CI 86.7~94.8%)。总复发率为5.5%(95%CI 2.2~10.3%)。早期复发率和晚期复发率分别为2.7%(95%CI 0.7~6.0%)和1.7%(95%CI 0.4~4.2%)。大部分的不良事件是在预期之中、短暂、自限性及易管理的。粪便菌群移植治疗与不良事件如炎症性肠病活动、传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间的关联受到关注但依然微不足道。高龄(≥65岁)被认为是粪便菌群移植治疗后的危险因素。上消化道疾病同样导致较低频率初始治愈。
结论:粪便菌群移植似乎是一种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高效和强有力的方法。然而,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如随机对照试验和有对照组的队列研究,证实该方法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选题审校:李慧博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无论粪便菌群移植(FMT)来自粪便银行还是来自个体供者,FDA监管FMT时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将FMT视作一种组织还是一种移植物。粪便是一种异质性的物质,主要由细菌和水组成,也含有病毒和真菌、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未消化的食物、胆汁、胆红素、胆固醇、无机盐、死细胞以及来自肠壁上的粘液。FMT意指将一个人的完整粪便体系灌注进另一个人的肠道环境中,旨在移植另一个人肠道里的整套微生物菌群。而这种高度复杂的菌群移植不可能视作一种“药物”来监管,因为人们是无法为这种微生物菌群体提供确切的定量数据或定植量化指标的,且不同供体提供的样本差异性也很大。)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