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男性,发热,慢性咳嗽加重近1个月,伴间歇性腹泻与呕吐;5个月内体重减轻15kg;疼痛性皮疹局部治疗无效。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明显增高,CD4+T明显减低、伴HIV‐1RNA量明显增高,HIV‐1p24抗原阳性,但未检出HIV抗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carinii六胺银染色阳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42岁。症状:发热,慢性咳嗽加重近1个月,伴间歇性腹泻与呕吐;5个月内体重减轻15kg;疼痛性皮疹局部治疗无效。既往史:有吸烟史、情感障碍史;无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史。3年前,因卒中而左侧无力,磁共振检查无异常。药物史:有锂盐治疗史,后因患者怀疑自己药物过敏引发皮疹而停服。家族史:无异常。体格检查:消瘦,四肢末梢有表皮脱落、隆起的红斑,鹅口疮,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听诊有干啰音和哮鸣音。其他检查:无异常。
2﹒检验结果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见表1。①免疫学检查:酶联免疫法与免疫印迹法均未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但HIV‐1p24抗原与HIV‐1前病毒阳性;②微生物学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omori六胺银染色见卡氏肺孢子菌(P﹒carinii)。
表1 实验室部分检验结果
3﹒问题与解答
(1)患者哪几项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答: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明显增高,CD4+T明显减低、伴HIV‐1RNA量明显增高,HIV‐1p24抗原阳性,但未检出HIV抗体,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carinii六胺银染色阳性。
(2)如何解释患者异常的实验室检验结果?
答:患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提示患者患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六胺银染色后查见卡氏肺孢子菌,提示患者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主要由卡氏肺孢子菌感染及鹅口疮等皮肤病所致。患者HIV抗体检验结果与其他HIV确认试验存在差异,包括显著增高的HIV‐1RNA。本患者血清HIV抗体检测阴性的可能原因是:抗体检测于血清转换前的窗口期。
“窗口期”是指HIV感染后的可变期,此时感染的个体正在准备HIV抗体来参与免疫应答,患者血清中的HIV抗体不足以用于HIV抗体筛检试验。
HIV感染机体之后,血清中可检出病毒抗原,而抗体产生一般需3个月,极少数则需6个月。大约95%HIV感染个体可在感染后3个月检出抗体。一旦抗体产生之后,则在很长时期检测可不到抗原,此称为血清转换,从HIV感染到血清转换的平均时间是3~4周。
(3)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最可能的诊断是AIDS并发卡氏肺孢子菌感染。
(4)实验室筛检HIV感染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答:HIV感染筛检可选用任意一种血清学检测方法:免疫测定法检测病毒抗体,如酶免疫分析法(EIA)、免疫酶标分析法(IEMA)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病毒p24抗原、HIV培养或HIV RNA定量。最常用的HIV感染实验室筛检法是ELISA试验,这也是HIV感染的初筛试验。若筛检试验阳性,再用实验室其他方法证实,这些方法有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放射免疫沉淀分析法、病毒培养及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为基础的分子探针法。在确诊HIV感染前,应有两个ELISA阳性结果,或有ELISA检测HIV p24抗原阳性的结果,HIV p24抗原为HIV感染后最早检测到的抗原。然而,抗原检测的缺点是灵敏度差(AIDS患者检出率仅为69%,小于1月龄的婴儿检出率低至20%),且在p24抗体浓度高的患者中无法检出p24抗原。
(方文娟 徐志毅)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来源:《临床病例检验结果剖析》
作者:巫向前
页码:356-358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