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冲教授:抗击肝癌的利器——现代放疗 最新研究成果梳理
2022-10-01
1468

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是放疗历史上的里程碑,是外放疗设备加上医学影像设备,在每次的分割放疗前,有图像引导和验证放疗部位的精确性与否,对存在误差者,在线纠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图像引导的精确放疗逐步更新换代,从portfilm(拍摄验证片)到MVCT或KVCT,从CT到磁共振,从静态调强到动态调强等,加速器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剂量分布越来越均匀,肝癌的放疗效果也越好,本文介绍由此产生的肝癌放疗进展。
 
一、小肝癌立体定向放疗添新证
 
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既往一系列报道肝癌SBRT的临床疗效,3年生存率为54%~70%,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有研究报道其5年生存率达到64%~70%。近两年,众多肝癌SBRT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生存获益。一项回顾分析117例肝细胞肝癌(hepatic cell carcinoma,HCC)患者,直径≤5cm(Ⅰa期),肝功能Child-Pugh A级,比较SBRT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差异,SBRT剂量为42~48Gy/3~5次。结果发现,SBRT与手术切除治疗的1、3、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6.3%、81.8%、70.0%与93.3%、83.1%、64.4%,两者无差异;2019年《Hepat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直径小于3cm,病灶数小于3个(Ⅰa、Ⅰb期)的HCC,肿瘤放疗剂量为35~45Gy/5~15Fx。结果显示,SBRT与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3年OS分别为70.4%与69.1%,生存获益相似,肿瘤的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3%与12.9%,SBRT比射频消融更有优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报道,基于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和压腹技术,SBRT 101例小肝癌或早期肝癌患者,1、3、5年局部控制率(FFLP)分别为96.1%、92.1%、89.0%,OS分别是96.9%、69.0%、64.3%;首次治疗为SBRT者,1、3、5年OS分别是96.3%、82.0%、82.0%,和外科手术或RFA相当,无3级或3级以上的不良反应。
 
由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委员会(APPLE)肝癌放疗协作组联合研究的课题——“亚洲地区肝细胞癌立体定向放疗与射频消融比较”。该研究收集了亚洲7家大型医院2064例HCC,其中1568例患者接受RFA,496例患者接受SBRT,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筛选出313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局部复发率SBRT优于RFA,3年局部复发率SBRT为21%,RFA为28%(P<0.001)。分层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cm、肿瘤位于膈肌下方、介入栓塞后复发者,接受SBRT的FFLP更佳。
 
目前SBRT还未进入2019年版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肝癌诊疗规范,是由于我国目前的SBRT设备尚不普及,但是,对于有SBRT设备的单位,应该重视SBRT这一手段,对不能或不宜手术切除、RFA的患者,应该考虑SBRT。
 
二、大肝癌介入结合外放疗的随机前瞻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前有多项回顾性研究,支持局限于肝内的HCC,放疗可以巩固肝内肿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Huo和Eslick收集25个临床研究(其中11个为随机临床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257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HCC,比较单纯介入和介入结合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接受介入结合放疗的患者,其长期生存更获益,2、3、4、5年的合并优势比(pooled odds ratios)分别是1.55、1.91、3.01、3.98。研究表明,对于中晚期HCC,相比于单纯介入治疗,介入联合外放疗可以明显地提高OS,尤其是长期的生存率。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国内多家医院,于2017年3月启动“A Study of Comparison of TACE Combination With and Without EBRT for Advanced HCC(TACE-EBRT)”。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前瞻、对照、全国多中心的研究,比较局限于肝内不能手术切除的HCC介入栓塞化疗结合或者不结合外放疗的3年和5年OS、FFLP、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的差别,为制定相关指南和共识提供依据。该项目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注册号为NCT03116984,已经入组过半,预计3年后可以得出结果。
 
三、支持癌栓放疗已有2个高级别证据
 
2018年版《门静脉癌栓中国专家共识》推荐不能手术切除肝癌Ⅰ~Ⅳ型癌栓和可手术的Ⅲ~Ⅳ型癌栓,需要放疗,是基于一系列回顾性的临床资料。最近几年,已经出炉2个随机、前瞻、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癌栓放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1.介入+放疗优于单纯的靶向药物:2018年《JAMA Oncology》发表的一项来自韩国Asan医院Yoon和他的团队开展一项随机、前瞻的临床研究,随机入组90例影像学可见的门静脉癌栓,一组给予介入结合放疗,另一组给予口服索拉非尼,每日2次,每次400mg。每组各45例。前者TACE处理肝内病灶而放疗处理癌栓及邻近2cm肝内病灶,放疗剂量为45Gy,分次剂量为2.5~3Gy;介入结合外放射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2.8个月,索拉非尼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0.0个月,两组有显著差异(P=0.04)。
 
2.术前新辅助放疗优于直接手术:2019年《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的另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可切除的伴门脉癌栓HCC患者被随机分为术前新辅助放疗组(82例)和单纯手术切除组(82例)两组,术前放疗剂量为肿瘤及门脉癌栓18Gy/6Fx,放疗后4周左右手术。结果提示,术前放疗组的1、2年OS分别为75.2%、27.4%,均较单纯手术切除组的43.1%、9.4%显著升高(P<0.001)。
 
然而,近2~3年靶向药物尤其是仑伐替尼进入临床,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如果全身治疗和靶向药物结合,疗效会更好。有个例报道,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肝动脉化疗+放疗+仑伐替尼安全、有效。今后放疗结合免疫治疗肝癌,也会有很好的前景。
 
四、寡转移灶放疗结合靶向、免疫或成标配
 
寡转移被定义为恶性肿瘤单个器官转移数目≤5个转移灶,如果多器官转移,其中一个器官肿瘤数目不多过3个,总数≤5个转移灶。通过局部治疗(手术切除、RFA、SBRT)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肝外转移器官分别为肺、骨、淋巴结、肾上腺。转移性肝癌最常见的原发来源为结直肠。不管是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只要符合寡转移的概念,SBRT是不错的选择。
 
从分期来看,寡转移属于晚期,但是,从治疗上看,局部治疗不良毒副作用低且可以很好控制转移灶。因此,局部结合全身治疗是最好的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结45例(195个肺转移灶)肝癌肺转移患者接受TOMO-IGRT,13个病灶(6.7%)完全缓解,137个病灶(70.3%)部分缓解。中位生存期为26.4个月,2年生存率为46.7%。其中23例接受TOMO-IGRT结合索拉非尼,中位生存期为29.6个月,22例接受单纯TOMO-IGRT,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P=0.031);同时期18例接受单纯索拉非尼治疗,中位生存期为25.0个月(P=0.018)。由此可见,TOMO-IGRT肺转移病灶有优势,结合靶向药物疗效更好。实验室研究显示,放疗结合PD-L1抗体,能使放射野外的肿瘤缩小或生长缓慢,临床上放疗诱导的PD-1表达升高,并影响预后。放疗结合抗PD-1或PD-L1的免疫治疗,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五、大分割放疗已成为常规
 
常规放疗时间长达6周,给患者带来不便,且存在放射性损伤的风险,影响疗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基于TOMO的图像引导下放疗(IGRT),针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大分割放疗(每次剂量≥2.5Gy)或SBRT(每次≥5Gy,次数≤10次),并与常规放疗(每次1.8~<2.5Gy)比较,旨在缩短放疗时间,减少患者费用和提高放疗效果。
 
小肝癌:SBRT如前所述,对小肝癌平均只需6次分割放疗,最新报道治疗101例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64%。
 
大肝癌:回顾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TOMO-IGRT(45例)和三维适形常规放疗(45例)的1年生存期为93.3% vs. 77.8%,2年生存期为73.3% vs. 51.1%,中位生存期为44.7个月 vs. 24.0个月(P=0.046),TOMO平均放疗17次,三维适形放疗27次,时间缩短2周。
 
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回顾性研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54例接受TOMO-IGRT大分割放疗,64例接受三维适形常规放疗,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指标无明显差别。TOMO-IGRT平均放疗次数为19.4次,肿瘤BED10为72.3Gy,三维适形放疗平均放疗次数为25.5次,肿瘤BED10为61.5Gy。放疗结果显示,TOMO-IGRT中位生存期为15.5个月,三维适形放疗为10.5个月(P=0.005),毒性无增加。
 
淋巴结转移:回顾性分析肝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43例接受TOMO-IGRT,42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TOMO-IGRT组的肿瘤平均放疗剂量为56Gy/21次,BED10为67.2Gy;三维适形放疗组肿瘤平均放疗剂量为52Gy/26次,BED10为63.4Gy。两组1年生存率为69.1% vs. 38.1%(P=0.006),2年生存率为19.3% vs. 14.5%(P=0.066)。
 
骨转移:开展一项随机、前瞻的临床研究(注册号:ChiCTR-TRC-10000967),比较常规分割放疗与大分割放疗肝癌骨转移的效果。92例接受常规分割,91例接受大分割放疗。两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7%和91.2%(P=0.116),无显著差别。但TOMO-IGRT平均放疗次数为8.3次,常规放疗需要20次。
 
肺转移:总结45例(195个肺转移灶)肝癌肺转移患者接受TOMO-IGRT,放疗剂量为50Gy/10次,中位生存期为26.4个月。
 
肾上腺转移:回顾分析81例肝癌伴肾上腺转移患者,63例常规放疗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3个月,18例TOMO-IGRT者中位生存期为42个月(P=0.047)。
 
根据不同病期肝癌患者接受TOMO-IGRT放疗患者数目和放疗次数,计算出平均放疗次数为11.4次,较常规分割缩短放疗时间3周左右。

作者介绍
曾昭冲 教授

曾昭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副主委、肿瘤放射生物与多模态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医师协会肿瘤放疗科医师分会副主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技术分会常委、肝癌学组主委。专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0余篇 。主编第一部《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临床实践》,执笔《Consensus for SBRT for HCC from the 7th APPLE》和《2016年原发性肝癌放疗共识》。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4项,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包括重点项目。应邀在国际肿瘤会议上做24场肝癌放疗报告,国内做250余场报告。评选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知识》约稿

作者:曾昭冲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

编辑:环球医学资讯常路

(3)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