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药物批准后的真实世界安全性/有效性证据很重要。2022年1月,发表在《Clin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系统评价显示,肿瘤特异性非干预PASSs/PAESs的数量在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对安全性/风险的评估。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肿瘤药物获得批准。非干预授权后安全性/有效性研究(PASSs/PAESs)旨在为肿瘤药物批准后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真实世界的证据。为了了解目前的情况,研究者全面检索了重要的登记/数据库截至2021年3月1日的相关数据。
研究者发现,要求的研究从2006~2010年的1项增加到2016~2020年的47项。在已确定的78项研究中,50项侧重于安全性/风险评估(64.1%),6项侧重于有效性(7.7%),3项侧重于药物使用(3.8%),1项侧重于疾病流行病学(1.3%),18项侧重于额外风险最小化措施的有效性(23.1%)。
在安全性/风险评估研究中,58.9%的研究集中在非特异性终点指标(例如,不良事件的频率)。关于有效性的研究中,主要结局是总生存率。
总体而言,最常见的要求是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非特异性终点的安全性/风险评估研究。
在数据来源方面,虽然大多数(71.8%)使用初级数据收集,但越来越多的比例使用二级数据来源。在23项研究设计信息可用的研究中,10项(43.5%)为单组群研究,9项(39.1%)为横断面研究,3项(13.1%)为比较队列研究,1项(4.3%)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总之,肿瘤特异性非干预PASSs/PAESs的数量在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对安全性/风险的评估。虽然大多数使用的是初级数据收集,但越来越多的研究使用了次级真实世界的数据源。很少有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大多数研究使用单臂设计。未来需要努力评估这些研究的结果将如何影响监管决策,并提高临床/转化发展的毒性知识。
(选题审校:田盼辉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Clin Pharmacol Ther. 2022 Jan;111(1):155-167
Regulator-Requested Non-Interventional Postauthorization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Studies for Oncology Drugs: A Systematic Re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