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医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2014-10-21
475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遭受慢性病的折磨。而医生们预测,在未来20年内,我国慢性病患者还将增加一倍!面对这个状况,未来的医生会是什么样的?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未来的医生:会三种“语言”,开两类处方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第九届国际学术周暨2014“未来医院建设”高峰论坛,在邵逸夫医院的下沙院区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近千名医院院长、学者、医院工作者,参加了论坛。

未来的医生:会三种“语言”,开两类处方

医生的素养,关系到未来医院的水准能到一个什么层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顾问王一飞教授说:“病人在医院得到的,应该是全人医学。未来的医生,他们要会说三种语言——专业语言、政策语言、公众语言。”也就是说,医生要能在一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也能跟政府层面对话,表达医疗的重要性。最重要的,医生要会用公众语言,能跟普通病人沟通。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非常赞同王一飞教授的观点,他认为,选拔与培养一名未来的好医生,不仅是医学院校的职责,医院也有着极为重要的责任。

“招聘医生时,医院有个‘三位一体’的选拔机制,让医生在应聘前试岗两周,这是个双向选择的机会,医院观察的是员工适不适合当医生,而员工也会考虑自己适不适合在这所医院当医生。给员工一个合适的位置,再给员工好的成长机会,当然还有好的工作环境,倡导他们健康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培养全面的好医生。”蔡院长介绍。

未来医生的七大能力

1、接受和表达的能力

作为医生,要知道怎样和病人交流,能否清楚地描述病人的病史,能否用正确恰当的语言把诊断结果告诉病人。是否尊敬、理解病人,是否能让病人也理解你想让他做的事?你的同事理解你的想法吗?你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吗?大夫必须学会医患沟通的技巧,有的大夫花了30分钟也不了解病人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一个训练有素的医生对患者的问题有很好的感知力,只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就抓住了要点。

2、将基础科学运用于医学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时,教授们往往选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这些信息并没有传达出医学的普遍原则。那些能回答出疾病染色体位置在哪里的学生,老师不应该给他高分,因为这种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在细枝末节上,而没把时间用在掌握疾病产生过程的基本原则上,一个医生只有掌握了普遍原则,才能有的放矢,尽职尽责。

3、善于考虑社区及周边环境的能力

中国医生对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和经济环境不够重视。未来的医生不能仅仅治疗患者眼前的疾病,要考虑治疗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回归社会的问题。

4、专业技能与人文思想相结合的能力

面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医护人员不能只是抱怨患者的态度蛮横。医学院校应在教育过程中着重告诉医学生对病人负有什么责任,如何对待病人,了解疾病的伦理学后果,了解医生的情感对治疗的影响。

5、循证医学的能力

过去往往重视借鉴先人的经验,然而每年世界上发表的医学文献很多都是无用或有错误的“垃圾”,医生要通过循证医学来辨析和寻找最佳的证据。

6、自我感知的能力

每个医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此外医生的压力很大,致使国外很多医生滥用药物成瘾。医生也要学会排解自己的烦恼。如果你刚和太太吵架后就去医院上班,自我感觉恐怕会很糟糕。大夫要认识到自己也会出问题。

7、终生学习的能力

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往往会超过30年甚至更长,他从学校学习的知识5年后就会过时,所以毕业仅仅是医学教育的开端,只有一生都在学习的医生才是好医生。

一直以来中国医学生花很多时间记忆知识,并以记忆准确而受到称赞。20多年前美国也很强调核心知识的重要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很容易就从互联网上学到新知识,就不必再把那么多东西记在脑子里,所以美国医生开始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新技术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目前中国医生也要在信息时代尝试转变自己。中国现在要培养20年后的医生。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