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祺教授:猪链球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2024-08-13
615

猪链球菌病(swinestreptococc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而且可感染特定人群发病,并可致死亡,危害严重。


人感染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并引起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1968年丹麦学者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此后,在荷兰、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地也陆续报道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目前全球多地有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报道,地理分布主要在北欧和东南亚一些养殖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国内江苏、四川等地都先后有过暴发疫情的报道。通常情况下,从病例中分离到的猪链球菌多为Ⅱ型。但克罗地亚于2000年报道了2例因猪链球菌Ⅰ型感染的病例。


猪链球菌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夏、秋季,潮湿闷热天气多发。猪链球菌广泛存在于猪的扁桃体和鼻腔中,阴道及胃肠道也可带菌。猪链球菌病在猪身上可通过伤口、皮肤和黏膜,甚至呼吸道传播。猪链球菌病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这种病原体早已长期存在猪群身上,因为外界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病原体发生变异,从而突破种群障碍,开始从猪传播给人。该病尚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现象。


【诊断】


(一)流行病学


当地一般有猪等家畜疫情存在,病例发病前7d内有与病(死)猪等家畜的接触史,如宰杀、洗切、销售等。


(二)临床特点


本病潜伏期短,平均常见潜伏期2~3d,最短可数小时,最长7d。


患者感染后起病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严重患者发病初期白细胞计数可以降低或正常。


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出现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缩小。可表现出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软组织坏死、筋膜炎等。


部分病例表现为脑膜炎,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皮肤没有出血点、瘀点、瘀斑,无休克表现。


还有少数病例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另外,猪链球菌还可侵入人体的关节、眼睛和心脏等,引起化脓性关节炎、眼内炎和心内膜炎等。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菌培养 全血或尸检标本等无菌部位的标本纯培养后,经鉴定为猪链球菌。


2.猪链球菌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


(四)临床分型


1.普通型


起病较急,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腹痛、腹泻,无休克、昏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休克型


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头痛、头晕、全身不适、乏力,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出血点、瘀点、瘀斑,血压下降,脉压缩小。


3.脑膜炎型


起病急,发热、畏寒、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能为喷射性呕吐),重者可出现昏迷。皮肤没有出血点、瘀点、瘀斑,无休克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4.混合型


患者在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基础上,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治疗】


(一)治疗原则


将患者转入当地传染病房,隔离治疗。该病发病急,进展快,重症病例病情凶险,各地医疗机构要组织专家力量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死亡。临床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病原治疗、抗休克治疗、DIC治疗等措施。


研究表明由猪链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差异,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猪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亚胺培南敏感,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对链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萘啶酸均耐药。但已有人感染青霉素耐药猪链球菌的报道。


(二)一般治疗


1.体位


一般采取平卧位。


2.吸氧


鼻导管给氧,效果差者可面罩给氧或使用呼吸机。


3.饮食


摄入易消化流质饮食,对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禁食。静脉补液,保证水、电解质及能量供应。


4.退热


发热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慎用解热镇痛剂。


5.预防应激性溃疡


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


6.支持治疗


对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丙种球蛋白30g静脉滴注。


(三)病原治疗


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建议经验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头孢曲松钠,2.0g,加入5%葡萄糖液体100ml中,静脉滴注,每12h一次。或头孢噻肟,2.0g,加入5%葡萄糖液体100ml中,静脉滴入,每8h一次。


对有病原培养报告的患者,根据药敏报告结果调整治疗。治疗2d效果不佳者,考虑调整抗生素,治疗3d效果不佳者,必须调整治疗。


(四)抗休克治疗


1.扩容治疗


部分患者在发病早期存在严重的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问题,积极扩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最重要的手段。即使没有休克的患者,也应注意其血容量问题。


(1)晶体液:


林格液1 000ml,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1 000ml,静脉滴注。其中可以加入50%葡萄糖液40~80ml,维生素C 1~2g。根据血清钾及尿量情况,适当加入氯化钾。


抢救休克,以先快后慢为原则。第1小时可以输入1000~2000ml,随血容量补充,速度减为500ml以至更低。


(2)胶体液:


白蛋白30g,血浆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与晶体液配合使用。每10g白蛋白可与500ml晶体液联合使用,每100ml血浆可与200ml胶体液联合使用。


2.纠正酸中毒


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24h可使用2次。最好有血气分析结果指导治疗。


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在扩容基础上,对血压仍无上升的患者,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每分钟5μg/kg。升压效果不佳,可以继续加量至每分钟10μg/kg。必要时加用间羟胺(剂量为多巴胺的一半)。


在充分扩容基础上,对微循环障碍患者(四肢凉、口唇发绀、甲床发绀),可以使用山莨菪碱 10mg,加入100ml 10%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必要时可以重复。


4.强心药物的使用


心率加快、升压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毛花苷C 0.4mg,加入10%葡萄糖液体20ml中,缓慢静脉推入。可以重复给药,视病情给予0.2~0.4mg/次。


5.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发病前3d,琥珀酸氢化可的松30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一般每日1次,严重患者可以给予2次/d。


6.利尿剂的使用


无尿或少尿的患者,给予呋塞米20mg,效果不佳可以加大剂量。


7.中药抗休克治疗


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3~4次/d。


(五)脑膜炎的处理


1.颅内高压的处理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注射,4~8h/次,病情好转改为12h一次。严重患者在注射甘露醇的间歇可以使用呋塞米20~100mg,或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静脉注射。


2.抽搐惊厥的处理


对抽搐惊厥患者,可以使用苯巴比妥钠100mg,肌内注射,8~12h/次。也可使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注意患者呼吸。必要时10%水合氯醛20~40ml,口服或灌肠。


(六)DIC的处理


患者有出血表现,血小板减少或进行性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3s以上,应高度怀疑DIC存在。DIC的治疗原则:原发病治疗(抗生素),支持替代治疗,必要时肝素抗凝治疗。


1.替代治疗


每天至少输注新鲜血浆400ml,至PT恢复正常;如果患者血小板数<50×109/L,先输注单采血小板1单位;血小板数<20×109/L时,一次性输注单采血小板2个单位。


2.肝素抗凝


如果经过以上积极替代治疗1d后出血症状不改善,血小板数和PT不能恢复正常,在继续替代输注治疗基础上可以给予肝素抗凝治疗。方法:①普通肝素钠25mg,皮下注射,12h/次;②低分子量肝素:60U/kg,如用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0.3~0.4ml,12h/次。肝素使用期限为出血明显改善,血小板数和PT恢复正常。


【预防】


主要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病、死猪等家畜)、切断人与病(死)猪等家畜接触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在有家畜猪链球菌疫情的地区强化疫情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疑似病例、临床病例诊断的,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2.病(死)家畜应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立即进行消毒、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病例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区域和病例发病前接触的病(死)猪所在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疫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病(死)家畜的危害性,告知群众不要宰杀、加工、销售、食用病(死)家畜。一旦发现病(死)家畜,要及时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


4.畜牧兽医部门组织力量,查清动物疫情范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介绍
张瑞祺

男,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病毒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上海预防医学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长期从事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药物性肝损、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损、脂肪肝、器官移植后肝功能损害及感染、各系统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军队、上海市等相关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8篇,参编著作9部。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