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国内各地愈演愈烈的伤医辱医事件此起彼伏。弥漫的暴戾之气,既伤害了医务人员的感情,也令社会各界深感忧虑。9月22日,重庆市在重庆医科大学举行了2015年全市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集中宣讲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著名医学专家樊代明讲述了通过医学发展史看科学道德学风建设,同时表明对医生尊重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先进性。
中国的医学有着3000年的历史,在元朝之前,医学水平一直是领先世界的,仅是汉朝华佗研究出麻醉药用于手术,就比西方早了至少400年。“这说明,西方人比我们在手术台上多痛苦了400年。”樊代明打趣道。
同时,他也告诉了同学们一个规律——科学道德学风与科学的发展,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休戚相关。樊代明解释,从元朝开始,中国社会发展开始走下坡路,而成吉思汗的远征和郑和下西洋又将中国的先进技术带去了西方,“从那时开始,西方开始蓬勃发展,中国的科学停滞不前,社会环境开始变得不好了,李时珍连中3年秀才,却等了15年还没有等到官做。”
眼下,我国医患暴力冲突频发,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关系的异化。在医院里,常常听到患者这样对医生说:“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把病治好了”、“我们可是花了钱的,如果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跟你没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患关系已经异化为消费关系。很多患者认为,到医院花钱看病,属于消费行为。患者就是消费者,医生治不好病,必须赔钱偿命。这样的观点看似有道理,其实很荒唐。因为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把看病当成商业交易,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
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
伤医辱医是文明社会之耻辱。试想,一个社会连医生都不尊重,还能尊重哪个群体?即便个别医生存在技术缺陷或道德瑕疵,也不应被随意伤害或侮辱。即便医生没有待你如亲人,至少也不应成为你的仇人。伤医辱医不仅冲破了道德底线,而且损害了公共利益。当医生受到暴力攻击时,必然影响其救治其他患者,有人甚至因此而失去抢救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袭医和袭警的性质同等恶劣,理应严惩。
医生被称为“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一个不懂得尊重并感恩医生劳动的患者,是不会懂得生命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在世,谁也离不开医生。一个社会对医生的态度,体现了对生命的态度。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医患之间,彼此尊重,才能共赢。
(环球医学编辑:张帆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