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发作后使用抗凝治疗进行卒中二级预防的最佳时机?
2015-08-06
535

急性心源性卒中抗凝治疗管理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2015年6月,发表在《Stroke》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目的是探索急性脑卒中和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最佳时机。结论是卒中发作后4~14天是使用抗凝治疗进行卒中二级预防的最佳时间。

背景与目的:急性心源性卒中抗凝治疗管理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急性脑卒中和房颤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价(1)缺血性事件复发和严重出血的风险;(2)复发和出血的危险因素;(3)抗凝治疗相关复发和出血风险与急性脑卒中后初始治疗的时间。

方法:这项多中心研究的主要终点结局是急性脑卒中90天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性全身性栓塞、症状性脑出血和颅外大出血事件的复合终点。

结果:1029名患者入选,123名发生128个事件(12.6%):77名(7.6%)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37名(3.6%)发生症状性脑出血,14名(1.4%)发生颅外大出血。在90天时,50%的患者死亡或残疾(改良Rankin评分≥3分),10.9%死亡。CHA2DS2-VASc评分高、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高、缺血病灶大及抗凝药的类型是主要研究结局的预测因素。在调整的Cox回归分析中,脑卒中发病后4~14天开始抗凝治疗与主要研究结局显著降低相关,与4天内或14天后开始治疗相比:危险比0.53(95%置信区间0.30~0.93)。与16.8%和12.3%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或随后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患者相比,约7%的口服抗凝药治疗患者发生一个终点事件(P=0.003)。

结论:发生急性卒中的房颤患者90天内复发率和大出血发生率都高。本研究观察到,高CHA2DS2-VASc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高、缺血灶大和抗凝药类型都与复发和出血风险显著增高相关。此外,数据显示,卒中发生后4~14天是抗凝治疗预防二级卒中的最佳时间。此外,单独使用口服抗凝药的患者,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口服抗凝药治疗前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相比,结局更好。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