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口服避孕药可带来保护作用?
2015-09-24
637

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但尚不确定停止使用后这种效果持续多久,或是否因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2015年8月,发表在《Lancet Oncol.》的一项研究使用logistic回归评估子宫内膜癌相对风险(RR)与口服避孕药相关风险。结果表明,口服避孕药对子宫内膜癌具有长期保护作用。

背景: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但尚不确定停止使用后这种效果持续多久,或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改变。

方法:受试者的数据来自主要调查员,并集中提供来自36个流行病学研究中27 276例子宫内膜癌妇女(病例组)和115 743名无子宫内膜癌妇女(对照组)的数据。使用logistic回归评估子宫内膜癌与口服避孕药相关性的相对风险(RR),通过研究、年龄、奇偶校验、体重指数、吸烟状态和使用绝经期激素治疗分层。

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3岁(IQR 57~68),癌症诊断的中位年是2001年(IQR 1994~2005)。病例组9459/27 276人(35%)和对照组45 625/115 743人(39%)曾经使用过口服避孕药,中位时间分别为3.0年(IQR 1~7)和4.4年(IQR 2~9)。女性口服避孕药的时间越长,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降低幅度越大,每使用5年与0.76的风险比相关(95% CI 0.73~0.78;P<0.0001)。停止使用口服避孕药后这种风险降低作用持续30多年,在60、70、80年代使用口服避孕药带来的RRs没有明显的差异,尽管早期药物中雌激素含量更高。然而,既往使用口服避孕药相关风险降低,因肿瘤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恶性肿瘤(RR 0.69,95% CI 0.66~0.71)比肉瘤(0.83,0.67~1.04;病例-病例比较:P=0.02)的相关性强。在高收入国家,口服避孕药使用10年大约可以将年龄在75岁前妇女的子宫内膜癌的绝对风险由2.3/100名妇女降低到1.3/100名妇女。

解释:口服避孕药对子宫内膜癌具有长期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在发达国家,通过口服避孕药,在过去的50年中(1965~2014),约400 000例75岁之前的子宫内膜癌被预防,包括在过去的十年中的200 000例(2005~2014)。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