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成了医务人员考核的加分项!9月1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简称《计划》)提出,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研究如何绩效考核,具体由卫健委负责。
上医治未病,一旦疾病进展到器质性病变阶段,无论医疗技术如何发达,结局都难逃投入大收益小。因此,长远来看,医生做科普的意义远大于治病。
但在如今的医疗体制下,医生投入精力做科普,既不会利于职称晋升,也不会有任何物质奖励。由于工作繁忙,真正从事科普又能够做好科普的医生,少之又少。不少做科普的医生完全是靠着情怀苦苦支撑。《计划》的发布,或改变这一局面,不再让医生饿着肚子行善!
9大重点举措 推进健康科普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此前,《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就号召:“鼓励卫生健康行业学会、协会组织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公众的健康科普活动,以及面向机构的培训工作。”
此次《计划》,要求通过推动15个专项行动,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排在首位的就是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具体有9大重点举措:
1、继续推进健康科普“两库”工作,即国家级、省级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卫健委负责)
2、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情况,研究绩效考核机制。(卫健委负责)
3、研究健康科普知识的全媒体发布和传播机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攻坚行动,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健康教育阵地建设、骨干培养5大重点行动。(卫健委负责)
5、对于健康促进县区的管理,研究制定规范性文件。(卫健委负责)
6、继续举办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卫健委牵头,科技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围绕健康中国行动各专项行动,结合不同人群特点,加大疾病防治、卫生应急、合理用药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卫健委牵头,全国妇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深入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提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中医药局负责)
9、继续依法、准确、及时发布各类卫生健康信息,如传染病疫情信息,癌症、高血压、脑血管病等高发慢性病相关知识信息等,针对网络和媒体的失真新闻和谣言,及时研究解决。(卫健委牵头,中央宣传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要想做好科普 就决不能让医生饿着肚子行善!
此前,习主席曾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但理想总是敌不过现实。现实中,因临床工作和科研就已经耗尽了绝大多数医生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继续做科普的临床医生,全凭一腔热血,凭借成就感和公益心在维持。但是光有热情而没有收益的公益活动,是注定走不远的。
此外,除了缺乏激励措施外,一些公众也对于医生做科普不理解,觉得是不务正业,也使得一部分医生的科普脚步多了几分迟疑。
总之,工作科研外加家庭等带来的种种压力,即便医务人员有心,也是动力不足!
对此,业内都在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在医生职称评定、青年医生健康教育培训政策等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以调动医务人员主动科普的积极性。
医务工作者是科普不可或缺的力量。多一次科普,就能少一个悲剧。但要想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草,要让医生愿意科普,做好科普,就决不能让医生饿着肚子行善!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