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门诊量不会采取强制手段
2014-10-20
221

分流患者、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是医改的一个重点任务。近日北京发布的新医改方案中提到将大幅度压缩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其中,三甲大医院慢性病、常见病门诊将被列为重点压缩对象。这一政策的提出引起了热议。对此,北京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表示,医管局不会采用行政手段,强制压缩普通门诊,更不会给医院设定门诊数量的“硬指标”。

10月17仍日,全国首届医院管理机构研讨会在京召开。北京刚刚出台的《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成为各医院与会院长和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关注的热点。

针对日前北京市抛出的今后要“大力压缩大医院普通门诊”这一政策,市医管局局长封国生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北京大医院门诊今后压缩的目标主要是慢性病和常见病门诊。大型综合医院的定位应该是解决疑难复杂病症,开展新技术、研发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所以,常见病和慢性病就应该分流到社区基层医院,康复护理也要分流到相应的医疗机构。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减少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门诊量。

“通过健全医疗机构,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再加上通过医保政策的制定来引导有序就医。”封国生表示,目前,特需门诊一般占大医院门诊量的5%到10%,绝大部分是普通门诊,而这其中也包括专家门诊,所以压缩的普通门诊应该是常见病、多发病这部分。“也不会采取行政措施强制大医院压缩,更多的是加强基层医生培养,提高对常见病的处理能力”。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