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接受口服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治疗的出血风险仍然未知。2024年1月,发表在《JAMA Intern Med》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考察。
重要性:目前的指南不推荐对于既往接受NOAC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替普酶。
目的:评估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出血和死亡风险。
设计、地点和参与者:这项基于人群的全国性队列研究在中国台湾进行,使用2011年1月~2020年11月台湾省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的数据,纳入7483名接受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将该研究的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PROSPERO上瞻性地注册了该评价方案。
暴露:卒中前2天内接受NOAC治疗,与不接受抗凝治疗或华法林治疗相比。
主要结局和测量指标:主要结局为索引住院期间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后颅内出血(阿替普酶给药后住院)。次要结局为主要出血事件和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倾向评分匹配用于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采用逻辑回归估计结局事件的比值比(OR)。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在7483例纳入的患者中(平均[SD]年龄为67.4[12.7]岁;女性2908例[38.9%],男性4575例[61.1%]),91例[1.2%]、182例[2.4%]和7210例[96.4%]卒中前分别使用NOAC、华法林和未使用抗凝药物。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中,与未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NOAC治疗的患者颅内出血(风险差[RD],2.47%[95% CI,-4.23%~9.17%];OR,1.37[95% CI,0.62~3.03])、大出血(RD,4.95%[95% CI,-2.56%~12.45%];OR,1.69[95% CI,0.83~3.45])或院内死亡率(RD,-4.95%[95% CI,-10.11%~0.22%];OR,0.45[95% CI,0.15~1.29])的风险没有显著增加。此外,NOAC和华法林治疗患者的出血和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在荟萃分析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结论和相关性:在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与不使用抗凝剂治疗相比,卒中前使用NOAC治疗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后较高的颅内出血、大出血或死亡风险无关。
(选题审校:何娜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JAMA Intern Med. 2024 Jan 1;184(1):37-45.
Risk of Bleeding Following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 U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With Altepl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