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受体激动剂治疗效果与遗传药理学
2024-06-19
135

美沙酮和丁丙诺啡/纳洛酮是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对阿片类药物的应答;然而,关于接受阿片受体激动剂的人群,其遗传特征与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知之甚少。2024年3月,发表在Clin Pharmacol Ther的一项研究结果,带来这方面的一些数据。


被诊断为阿片类药物[主要由处方阿片类药物(合法或非法)组成]使用障碍的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美沙酮或丁丙诺啡/纳洛酮组,进行为期24周的每日治疗(NCT03033732)。每两周进行1次随访,共随访12次,收集尿液,分析非治疗类阿片药物的情况。对美沙酮代谢(CYP2B6、CYP2C19和CYP3A4)、丁丙诺啡代谢(CYP3A4和UGT2B7)和μ-阿片受体功能(OPRM1)中涉及的基因变异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非治疗性无阿片类药物尿筛查数量的相关性。主要分析集中在报告白人种族的人群中治疗的最后12周(调整后的6次研究随访)。同时进行了额外的敏感性和探索性分析。在美沙酮治疗的参与者中(n=52),OPRM1 rs1799971 AA基因型(与G基因型相比,即具有一个或两个G等位基因)与更多的无阿片类药物尿筛查相关(发生比率=5.24,95% CI=2.43~11.26,P=0.000023);纵向分析显示,在整个24周内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时间的相互作用(12次研究随访,β=-0.28,95% CI=-0.45~-0.11,P=0.0015)。探索性分析表明,OPRM1 rs1799971基因型对阿片类受体激动剂的体内潴留有影响。没有证据表明其他遗传变异(包括代谢变异)与美沙酮或丁丙诺啡/纳洛酮治疗组中的非治疗性无阿片类药物尿筛查之间存在相关性。


那些具有OPRM1 rs1799971 G基因型的人可能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应答较差,这种效应在24周治疗期间持续存在。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KAZI I, CHENOWETH M J, JUTRAS-ASWAD D, et al. Pharmacogenetics of Biochemically Verified Abstinence in an Opioid Agonist Therapy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Methadone and Buprenorphine/Naloxone[J]. Clin Pharmacol Ther. 2024 Mar;115(3):506-51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009933/. DOI: 10.1002/cpt.3112.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