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关心医生的职业暴露?
2014-02-18
538

我国是传染病大国,大量传染病患者的存在无疑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因职业暴露产生职业疾病带来了更大的危险。但事实上,我国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在工作中往往不能执行标准预防措施。我国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职业病现状令人堪忧。那么,谁来关心医生的职业暴露呢?

暴露风险高 防护意识薄弱

我国拥有AIDS/HIV患者70万、乙肝感染者1亿、丙肝感染者3800万、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是世界的传染病大国。而医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常常要与携带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等进行直接接触。因而,如此的庞大人群、如此的"亲密接触"让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职业感染。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在麻醉医师中有97.6%曾经发生锐器伤,7.2%曾发生过电损伤,在医疗辐射环境中工作时没有防护措施的占66.4%,69.6%对麻醉机呼出气没有采用外接装置。此外,医护人员尤其对血液性传染病认知不足,我国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比例在60~98%之间,基层医院和实习护士发生率较高。

不仅如此,很多医院职业防护观念落后,不仅培训不到位,在就连在职业防护基础设施、设备方面也投入甚微。

安全向左 经济向右

为何在保护医生安全方面,医院如此"舍不得"?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外科主任宋言峥坦言,原因主要在于成本太高。

据宋言峥介绍,他们每次给HIV患者手术,都会严格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的要求,戴防护面罩、口罩、双层手套和具有防渗透功能的隔离衣。

然而能按照标准执行的医院并不多,"这样的全套防护用品,一个病人一次手术需要多出几百块钱,根本无从收费,另外手术过程中要更为谨慎。给传染病患者手术后,手术室的消毒要求也比平时高。除却物质成本,还有无形成本,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职工服药、休假、调工作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些成本最后都由医院承担或支付。"宋言峥边解释边感慨。

传染病医院绝大多数是具有传染性的患者,以至于医院不得不集中精力来考虑安全防护的问题。至于综合性医院,很难对少数具有传染性的患者启动标准防护流程,只能建议患者到专科医院手术,拒收艾滋病患者,正是医务人员缺乏防护措施的担忧所致。

谁来关心和保护医生的职业暴露?

要想真正做好职业防护,医院必须投资完善个人防护用品的规范配置、医院建筑设计及特种设备安装使用的规范,但往往因为“钱”的问题,有些基层医院为了保证能够运营,只能在防护措施上打折扣。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隐忧不少。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被感染上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染病的情况屡见不鲜,但一直未能引起重视。

如果医院不能加强职业暴露预防资金的投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那医务人员就会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出现拒收传染病患者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四部委印发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终于让医务人员受到的职业暴露伤害后,得到法定认可,并纳入职业性传染病范畴。

《职业病防治法》已将放射工作人员纳入职业卫生管理的范畴,但众多医务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的风险尚未受到应有重视。卫生部门应通过明确医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职业卫生标准以及作业规范。此外,还应构建好医护人员意外职业伤害的应急防护体系,加强防护硬件设施的配备。

只有为医务人员筑起一道职业安全屏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让医务人员没有后顾之忧,拒收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患者的事件才能不再出现,他们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范莹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