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万医创新”进行时
2018-03-01
71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而始终关注医学创新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出,医学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万医创新”的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葛均波身上有鲜明的学院派气息。他最常见的打扮是中山装加布鞋,讲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并能讲流利的英语和德语。

熟悉葛均波的人都知道,葛均波酷爱武侠小说,自称“金庸的小说我几乎都能背下来”,最欣赏的是乔峰。至今,偶有闲暇时光,葛均波仍喜欢拿出收藏的那些武侠小说重温一下。他所追求的行医最高境界,就是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心中有剑,手中无剑”。

虽然喜欢武侠小说似乎是一个没什么“科技含量”的爱好,可对葛均波而言,其中的故事情节却常常可以轻松愉悦地启迪他有关医学科技创新的思考。

医学科技创新仅有医生的创新天赋还不够,但天赋却是成就创新的起点。葛均波把这种天赋比喻为医生的“好奇心”,他认为拥有这种好奇心的医生才能善于在临床中发现“意外”,并积极主动去寻求、总结“意外”的规律或者解决办法。身兼数职的葛均波平时除了参加各种会议之外,还坚持每周两天做手术。他认为这是让自己保持纯洁和好奇心的方法。“首先我热爱这个行业,第二,我在想哪怕我做不了大事业,也希望能成为工匠,通过一些小的创新,把这些技巧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和团队。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还能让我不断探索和思考,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善于发现不足,努力去改进。”

葛均波认为,“如何延长病人生命、改善情况,需要在医疗器械和手段上进行创新。”而在大幅增长的医疗器械市场背后隐忧仍然重重,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头号问题。虽然个人和团队已经“声名赫赫”,葛均波的心里仍然有颇多遗憾。因为就全国而言,医学创新特别是来自临床的由医生主导的医学创新水平依然很低,成果产生及转化利用率都不高,这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发展亟待补上的短板。与医学创新现状相矛盾的是,百姓对于健康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希望享有医学新科技成果的呼声日益强烈。

“医学创新可以显著提升百姓的健康获得感!”葛均波表示,我国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在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之后,我国医学的创新发展同样需要承担起新使命。因为医学创新关乎百姓的健康和生命,是民生问题最容易获得认同且提升百姓获得感的领域之一。

“医生、研究机构和企业互为孤岛,导致医生有创意却无法做成产品;即使做成产品难以量产,产权也难以得到保护;如果由医生成立初创企业则往往融资无门,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医学创新无法形成高效高产的创新闭环。”葛均波说,这种现状限制了医生参与医学创新的积极性。

葛院士认为,我国年轻的临床医生并不缺乏创新理念,但缺乏转化研究成果的能力。因为如何把理念变成专利保护起来,又如何把专利变成产品服务于人们的健康,往往都不是医生群体自己能够做到的,还需要医生和医药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也就是医研企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

市场存在需求,又有国家政策支持和大批的科研人员,互联网技术也飞速发展,可以说我们处在了创新的最好时机。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