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且有口服抗凝药适应症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普拉格雷和维生素K拮抗剂三重疗法(Triple Therapy With Aspirin, Prasugrel, and Vitamin K Ant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Drug-Eluting Stent Implantation and an Indication for Oral Anticoagulation)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普拉格雷是否能在三重疗法中作为氯吡格雷的替代药物。
背景:大约有10%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接受双抗血小板治疗,由于具有适应症,这些患者进行口服抗凝治疗,并因此使用三重疗法治疗。在该三重治疗中,标准的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断剂是氯吡格雷。而普拉格雷能否作为三重疗法的一部分,目前无相关数据。
方法:我们对377名连续患者进行分析,这些患者在2009年2月~2011年12月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且有口服抗凝药的适应症,进行为期6个月的阿司匹林+口服抗凝药+普拉格雷或氯吡格雷的治疗。主要终点是6个月时心肌梗死溶栓(TIMI)大出血和小出血的复合指标。次要终点是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明确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复合指标。
结果:21名患者(5.6%)使用普拉格雷代替氯吡格雷。这些患者基线时风险更高,并且多数对氯吡格雷有血小板高反应性。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更容易发生TIMI大出血和小出血事件(6[28.6%] vs 24[6.7%];未经校正的风险比(HR):4.6,95%置信区间[CI],1.9~11.4,P<0.001;校正风险比:3.2,95% CI,1.1~9.1,P=0.03)。缺血性二级终点复合指标没有显著差异(2[9.5%] vs 25[7.0%];未经校正的风险比1.4,95% CI,0.3~6.1,P=0.61)。
结论:结果表明,需要三重治疗的患者将氯吡格雷替换普拉格雷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然而,需要特定的随机试验以确定新型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在此情况中的作用。
(选题审校: 闫盈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