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地减少血肿增长是改善脑出血后高危患者结局的重要措施。2014年7月,在线发表在《Stroke》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脑出血后去氨加压素静脉给药耐受性良好且可改善血小板活性。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其较血小板输注或安慰剂对减少血肿增长的潜在影响。
背景和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血肿增长是改善脑出血后高危患者结局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在脑出血后,去氨加压素(DDAVP)通过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的释放改善血小板活性的假设进行了验证。
方法:仅即时检验中血小板活性降低的患者5名、已知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者1名或两者皆用者8名接受静脉注射去氨加压素0.4 μg/kg。研究者自基线至开始输注1小时后开始测量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肾上腺素(德国西门子公司)和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并测量自诊断后到随访期间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血肿量。
结果:研究共纳入14例患者,平均年龄66.8±14.6岁,其中11名(85%)是白人,8名(57%)为男性。1小时后平均血小板功能分析仪-肾上腺素结果从192±18秒预处理缩短至124±15秒(P=0.01),显示血小板活性改善。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活性从242±96%增加到289±103%(P=0.004),表明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较预期增加。脑出血12小时内的7名(50%)接受去氨加压素的患者血肿量轻度改变,-0.5(-1.4〜8.4)mL,仅2例血肿增长。1名患者发生低血压,其他患者在给予去氨加压素6小时内出现发热。
结论:急性脑出血后去氨加压素静脉给药耐受性良好且可改善血小板活性。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其较血小板输注或安慰剂对减少血肿增长的潜在影响。
临床试验注册:网址:http://www.clinicaltrials.gov。唯一标识符:NCT00961532。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