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发表于《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比较了ICU重症患者延长输注vs间断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临床结局。
目的:使用确定ICU患者抗菌药物水平(Defining Antibiotic Level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DALI)研究的数据库,用既往前瞻性研究中类似的纳入标准,在统计学上比较ICU重症患者延长输注vs间断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临床结局。
方法:这是对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药物代谢动力学点流行率(point-prevalence)研究(DALI)的事后分析,DALI研究招募了一个大型重症患者队列,涉及10个国家68所ICU。
结果:在DALI研究中,211例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患者中,18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共有89.0%(162/182)的患者实现了50%fT>MIC(释放或游离药物浓度保持在MIC之上的时间)的最保守的目标。血清肌酐清除率的降低以及使用延长输注的方法显著增加了大部分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目标的PTA值。在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亚组中,与间断输注相比,患者通过延长输注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后的30日存活率显著较好[86.2%(25/29)vs 56.7%(17/30);P=0.012]。此外,SOFA评分≥9分的患者,与间断输注相比,延长输注住院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73.3%(11/15)vs 35.0%(7/20);P=0.035]和存活率[73.3%(11/15)vs 25.0%(5/20);P=0.025]较好。
结论:对这一大型数据库的分析,为重症患者延迟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住院获益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尤其是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选题审校:易湛苗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