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后房颤患者:双重vs三重抗血栓治疗
2020-01-07
539

对于房颤(AF)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双重vs三重抗血栓治疗(DAT vs TAT),谁为最佳选择?2019年12月,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研究显示,DAT和TAT各有利弊。
 
目的:探讨AF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接受PCI的患者,DAT vs TA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和结果:从PubMed数据库检索关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NOAC)的随机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在接受PCI的AF患者中比较了DAT vs TAT,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纳入4项研究,涉及10234名患者(DAT=5496 vs TAT=4738)。与TAT组相比,DAT组的主要安全性终点指标(ISTH大出血或临床相关非大出血)显著降低[风险比(RR)0.66,95%置信区间(CI)0.56~0.78;P<0.0001;I2=69%],在所有可用的出血定义中均一致。不过,支架血栓形成风险显著增加(RR 1.59,95%CI 1.01~2.50;P=0.04;I2=0%)和心梗风险趋于更高,抵消了DAT的出血获益。在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卒中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TAT方案相比,基于NOAC的DAT方案的结局一致,并且颅内出血风险(RR 0.33,95%CI 0.17~0.65;P=0.001;I2=0%)显著降低。
 
结论:双重抗血栓治疗,尤其是如果用NOAC代替VKA和P2Y12抑制剂时,可减少出血,包括大出血和颅内出血。然而,这种获益被心脏主要为支架相关缺血事件风险升高所抵消,而非脑血管缺血。
 
 
(选题审校:苏珊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Safety and efficacy outcomes of double vs. tripl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base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