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抗磷脂综合征:利伐沙班vs维生素K拮抗剂
2020-01-16
623

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抗磷脂综合征(APS)的潜在作用仍然未知。2019年10月,发表在《Ann Intern Med》的一项为期3年的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试验,针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旨在确定对于血栓性APS,利伐沙班是否非劣效于剂量调整的维生素K拮抗剂(VKAs)。
 
设计:为期3年的开放标签、随机非劣效性试验。
 
地点:西班牙6家大学附属医院。
 
受试者:190名患有血栓性APS的成年人(18~75岁)。
 
干预:利伐沙班(20mg/d或15mg/d,根据肾功能确定剂量)vs剂量调整的VKA(目标国际标准化比率2.0~3.0,具有复发性血栓形成史者为3.1~4.0)。
 
测量:主要有效性结局指标为新发血栓栓塞事件的患者比例;主要安全性结局指标为大出血。预先定义的风险比(RR)的非劣效性边缘为1.40。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血栓形成时间、血栓类型、生物标志物水平的改变、心血管死亡、非大出血。
 
结果:3年随访后,利伐沙班组和VKA组分别有11名患者(11.6%)和6名患者(6.3%)发生复发性血栓形成(利伐沙班组的RR,1.83;95% CI,0.71~4.76)。利伐沙班组的患者(9例)比VKAs组(0例)更常发生卒中(校正RR,19.00;95% CI,1.12~321.9)。利伐沙班组和VKA组分别有6人(6.3%)和7人(7.4%)发生大出血(RR,0.86;95% CI,0.30~2.46)。事后分析提示,利伐沙班治疗的既往动脉血栓形成、葡萄状青斑或APS相关心脏瓣膜病患者复发性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局限性:未测量利伐沙班组的抗凝强度。
 
结论:对于血栓性APS,利伐沙班未达到与剂量调整的VKAs相比的非劣效性,并且事实上,复发性血栓形成风险非统计学显著的增加接近1倍。
 
 
 
(选题审校:门鹏 编辑:常路)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Ann Intern Med. 2019 Oct 15.

Rivaroxaban Versus VitaminK Antagonist in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Trial.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