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乃新冠疫情的“隐形炸弹” 香港学者找到了让其现形的办法
2020-09-09
363

我国大陆的新冠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昨日还为这场战役的功臣们颁发了荣誉勋章。但是,一江之隔的香港仍在酣战中。
 
新冠阻击战之所以迟迟难以取胜,原因之一就是隐性传播链的存在。儿童则是隐性传播链的主力之一,但这一群体的鼻咽拭子采集难度大,成为新冠疫情的“隐形炸弹”。如今,香港的研究人员发现,粪便检测能解决这一难题。
 
儿童——新冠病毒潜伏的最佳人选
 
疫情早期,“儿童可在新冠疫情中幸免于难”的印象深入人心,即儿童不仅不易感染,即便感染症状也比较轻微,命悬一线住进ICU者更是少之又少。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是一种误解。7月30日,《JAMA Pediatrics》刊登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儿童们症状轻微不等于病毒载量小,相反是成人的10~100倍。
 
症状轻微,加之病毒载量数倍于成人,儿童无疑是新冠病毒潜伏的最佳人选。可是,儿童患者偏偏鼻咽拭子采集难度大,筛查有困难,成为疫情的重大隐患。早前,澳门一名9个月大女婴采集口咽拭子时,疑似误吞了折断的取样棒。一名7岁男童,则咬断并误吞长约3厘米的检测棒末端。
 
很多专业人士倡议,针对症状轻微、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的幼龄患者,需建立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筛查措施。
 
为何粪便检测新冠可行?
 
对儿童进行新冠检测,学者们为何会想到以粪便来代替咽拭子呢?原来是港中大医学院今年2月~4月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带来的灵感。
 
研究者对15位病情程度不同的新冠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检测。
 
研究发现,首先,即使没有肠胃不适,半数患者的粪便样本可发现新冠病毒;其次,呼吸样本中已经检测不出病毒的6天后,3位患者的粪便样本仍能检测有具传染性及可复制的新冠病毒。
 
该研究结果证实,新冠患者即使没有肠胃不适症状,甚或康复后,肠道仍有活跃的新冠病毒且具传染性。此前,多项研究则提示,新冠婴儿康复后肛拭子依然阳性。
 
因此,患者在出院后,仍必须继续跟进,避免经粪便传播新冠肺炎。由此,清除患者肠道内的病毒,将会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新方向。
 
自3月底起,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已开始为机场抵港儿童及有需要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截至8月底,共检测样本超2000份,成功识别出6名儿童确诊患者,比率为0.28%。
 
婴幼儿粪便检测靠谱 美国FDA也前来取经
 
港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指出,婴儿粪便中病毒量是成人的多倍,相当于成人呼吸道样本中的水平,病毒排放时间亦较长。甚至有幼童的粪便样本持续36天检出新冠病毒。
 
港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则表示,无症状婴幼儿感染者可能会成为隐性传播者,将病毒传播给老人等高危家庭成员。
 
有些患者,深喉唾液检测未有阳性反应,反而粪便样本中已多次验出病毒,粪便或是导致社区传播的高风险因素之一。
 
粪便样本易收集、准确度高,适合婴幼儿及身体不适合做鼻腔或咽喉采样之人士。这一明显的优势,美国FDA也慕名前来取经。陈家亮透露,美国FDA等机构正与香港中文大学进行接洽,进一步了解粪便检测的细节。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港专家:婴儿粪便新冠病毒量高出成人多倍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