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口服P2Y12抑制剂是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键,但其最佳给药时机尚不确定。2020年11月,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的一项随机、自适应、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接受侵入性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下游和上游口服P2Y12抑制剂的给药策略。
方法:研究人员进行一项随机、自适应、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试验。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血管造影前使用替格瑞洛治疗(上游组)或不接受治疗(下游组)。下游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被进一步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或普拉格雷组。主要假设是在疗效和安全性事件(临床净收益)相结合方面,下游策略优于上游策略。
结果:研究者将1449例患者随机分配至下游或上游口服P2Y12抑制剂。研究预先设定了无效的停止规则,中期分析因达到该规则而停止试验。主要终点的发生率,包括30天期间血管原因导致的死亡、非致命性心梗或非致命性卒中、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3、4和5型出血的复合指标,在下游组和上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绝对风险降低百分比:-0.46;95%重复置信区间:-2.90~1.90)。这些结果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72%)中得到证实,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时间不相关(入组后24小时内或之后)。
结论:下游和上游口服P2Y12抑制剂给药策略与治疗组间缺血和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以及治疗组之间事件发生率的最小数值差相关。这些结果导致试验提前中断,且表明一种策略相对于另一种策略疗效增强的可能性。
(选题审校:闫盈盈 编辑:吴星)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J Am Coll Cardiol. 2020 Nov 24;76(21):2450-2459
Timing of Oral P2Y 12 Inhibitor Adminis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