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癌症治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现状: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2024-09-10
516

在真实世界中,对于癌症治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reatment-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TIT),各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使用情况如何?2024年4月,发表在Cancer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调查。


背景


国内对治疗CTIT的各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提供详细的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CTIT治疗方案的结局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3月1日—7月1日在33家医院收集了1664份问卷。纳入年龄>18岁、被诊断为CTIT,并接受重组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interleukin 11,rhIL-11)、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thrombopoietin,rhTPO)或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TPO-RA)治疗的患者。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


结果


在1437例可分析病例中,大多数患者仅使用rhTPO(49.3%)或仅使用rhIL-11(27.0%)。最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是rhTPO和rhIL-11(10.9%)。接受血小板输注117例(8.1%)。


在多因素分析中,与单独使用rhIL-11相比,rhTPO与更低的血小板恢复比例、血小板输注和因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住院率显著相关。


在血小板计数达到>100×109/L所需的时间和CIT导致的化疗剂量减少方面,不同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总结了170例接受靶向治疗和(或)免疫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患者的预后。结果表明,不同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血小板恢复比例相近。本研究未发现与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相关的新的安全信号。与rhTPO和rhIL-11相比,更高比例的医生倾向于继续使用TPO-RA单独治疗。


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CTIT和各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在中国的使用情况。需要进一步的随机临床试验比较rhIL-11、rhTPO和TPO-RA单药治疗。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适当应用应基于治疗前血小板状态、治疗变量和出血风险。


声明


本文为专业研究人员文献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其语言表述不能完全反映原文献的研究内容,仅为读者提供信息参考。如需了解文献研究的详细情况,需根据参考文献提供的检索路径,查找并阅读原文献。


免责声明

内容来源于人卫知识数字服务体系、人卫inside知识库,其观点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胤迈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1]CHEN M, LI L, XIA Q, et al. A real-world observation on thrombopoietic agents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 treatment-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in China: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J]. Cancer. 2024 Apr 15;130(S8):1524-153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515388/DOI: 10.1002/cncr.35292. 

(1)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