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频繁发生医生被打恶性事件,不得不使人反思:是什么让本是“同盟军”的医生和患者同室操戈?是不是部分与医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有所缺失有关?
医学界有一句名言:“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唯有在医学教育中深植人文精神,手术刀才会闪出温暖的光芒。当下一些学校医学教育的薄弱之处恰恰也在这里。据一项研究发现,国内医学专业人文课程的课时数占总学时8%左右,而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这份调查还显示,当下国内一些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较混乱,不仅开设的课程门数少,学时也少。
缓解医患矛盾,关键在于沟通。要让医患形成良性沟通,需要医生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过硬的专业技术;二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后者,医科学生要通过实践中的医德教育来领会。实习时,除了注重临床实践,还要通过切身经历来感受沉甸甸的医德,以及“手术刀”的责任。
医生因为选择了最能体现仁爱的一个职业,便需要承担起双重的重担:一面是医治患者的疾病,另一面是抚慰患者受伤的心灵。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好的医生都应该是人道主义者。他说:“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最脆弱,这个时候医生如何对待他,会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如今,有多少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能抬头看病人一眼?一旦病人问得过多、问得不专业,又有多少医生能够笑脸相待并耐心解答?”在传统思维方式中,医生的职责是看“病”,医生只需要关注患者生的什么病、用什么药、如何治疗,至于治疗态度是否生硬、治疗动作是否粗暴、是否有不尊重或是漠视患者之嫌,是次要问题。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教育弊端已经显现。在很多地方,医生语气粗暴地命令患者“站着、躺下去、衣服掀起来”等现象早就见怪不怪了。
面对疾病,如果医生和每个病人都能像战友一样亲密信任,那医患关系也不至于紧张到现在这种程度。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加剧了医患矛盾。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90%的医患纠纷不是技术因素,而是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沟通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医学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克服现代医学“对人的遗忘”的途径。目前,有学者指出对医学的人文复兴等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但医学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传授,还需要医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医院,在实践中直接感知、尝试、体验、锻炼和提升医学人文精神。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