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医学,必然离不开生命。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20世纪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法国医学家及哲学家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创立了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强调以爱、奉献、同情等德行给予任何生命以善意和关怀。医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便是“生命至重”。您真的理解“生命”这个词吗?
恩格斯将“生命”称为“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根据不同的用途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生命”的含义:生理科学、新陈代谢、生物化学、遗传学……文学作品也不乏以“生命”为题抒发感情,比如匈牙利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诗人裴多菲•山陀尔所写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在医学文化领域,“生命”包含着严谨、深刻的哲学含义,它是植根于生物物质基础建立起来的特殊的时间和空间范畴,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以严格的新陈代谢规律表现其遗传与变异、发育与衰老、健康与疾病、损害与修复、生存与死亡、结构和功能、躯体和精神、静止和运动等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矛盾统一过程,是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精神、动机需求等一系列矛盾此消彼长、抑强补虚以求平衡的复杂系统。简而言之,生命是生物体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正在进行过程中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的复合现象。如果其过程已经终止,生命便不复存在,至少生物学意义的生命是如此。
宇宙因生命而生动,社会因生命而活泼,人类因生命而昌盛,文化因生命而永续。历史长河中,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尽显。然而,生命也无比脆弱,抗御环境伤害的能力较之于诸多动物而言十分低下,很多因素皆可轻而易举地置人于死地。特别是在自然规律、生物规律演化的疾病、衰老面前,生命本身显得非常孱弱、无奈与无助。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任何个体的生命都是十分短暂的。而作为历经幼、少、壮、老完整阶段的生命过程,任何个体的生命都是十分漫长的。从生命以极偶然的概率产生到以绝对必然的死亡结束,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可能来自于自身或外界的各种伤害、病痛甚至死亡的威胁。以关爱生命、敬畏生命为神圣职责的医学,其存在价值即旨在庇佑生命、修复生命、守护生命,进而努力提高生命质量。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医学文化,理所当然便把生命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医学规律缘于生命运动的程序和规则,医学技术根于生命指标的校正和修复,医学伦理基于生命价值的高贵和尊严,医学实践源于生命活动对目标、品质的无限追求。
医学因生命的产生而兴,因生命的进化而盛,因生命的衰亡而灭,生命本来就是医学存在的先决条件,由此产生的医学文化便自然而然深深地烙上了“生命至重”的庄严特征。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