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还是治人?医疗“神剧”掀讨论热潮
2017-11-01
318

一直以来,医疗剧成为很多大导演、大编剧不敢触碰或者栽了跟头的“雷区”,其原因在于医疗剧的专业性之复杂,情景再现之困难。但是,与日常息息相关又给人神秘感的医疗题材却令老百姓津津乐道。近日,又一部大型医疗剧播出,亟待观众和医护人员的点评。

《急诊科医生》由郑晓龙、刘雪松执导,张嘉译、王珞丹等主演,首播不久很快在网上掀起了一场关于医疗行业剧的讨论,专业度当然是首先被讨论的话题。据介绍,为了足够专业,拍摄前导演组在国家卫计委的帮助下,邀请了协和医院的急诊科主任等一众专家来帮助审核剧本。作为技术顾问,专家团队全程跟进拍摄过程。从手术流程的校对到美工道具等环节,专家们一一把关,“力求医学理论和现实细节的准确性”。

导演们每拍完一个镜头、一场戏,都要去问“行吗?”,专家们说行才算过了。他们说不行,会讲出为什么不行,哪怕是一个动作不对,甚至是一个手势不对。演员王珞丹回忆,有一天,她在道具假人身上连续做了9小时的心肺复苏,还要保证每个动作是对的,“按完后,我的颈椎病就犯了,吐得不行”。

除了拍摄上力求真实,剧中的医疗案例也都经过专业医生的审核,或是直接由医生们提供。在郑晓龙看来,与专家团队的合作是一个相互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见到某患者被送到医院门口时,一群医生护士冲出来的场景。而医学专家就曾指出对于某些病症,现实中医生护士是不会冲出来的。”同样地,医学专家也逐渐理解艺术创作需要一些“空间”。

郑晓龙介绍,他拍的《急诊科医生》最大的不同是其重心始终放在对人性命运的探讨以及对医患关系的拷问。“当选择治疗方案时,是把患者当成一个有明天、有未来的人?还是就当成一个病患?或者说,是治病还是治人?”这个命题在剧中被反复讨论,这也是郑晓龙看重的“带着温度思考的议题”。除此之外,王珞丹饰演了一个具有西方医学理念的哈佛医学院博士,她与中国本土医生在一些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也是此剧的矛盾点之一。

尽管该剧在许多方面力求真实、不出错,还是遭到一些医护人员和普通患者的“纠错”。比如,有相关制度规定,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立即采取积极措施,后办理交费等相关手续,而不会在抢救前催交费用。一些医护人员也吐槽说:“我们(医生)是不会随便借手机给别人的,剧中情节在护士站有座机的情况下由医生借手机给患者明显是不对的。”

不管《急诊科医生》到底是雷剧还是神剧,更多医疗剧的播出确实对拉近医患关系有作用。很多人通过电视剧了解到医生们的辛苦和不容易。演员张嘉译就深有感触,他说:“急诊科医生的职业性质要求他们非常全能,每天面临的都是生与死的考验,医生的一个决断、一个失误,可能造成不同的结果,随时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而此次跟组拍摄的医生都是协和医院的主力,在拍摄期间他们还有病人需要治疗,为此,他们不得不在片场和医院之间来回奔波,常常是刚在片场指导完就要马上回院值班,通宵成了家常便饭。张嘉译觉得,演员比医生轻松多了,至少不用肩负别人的生命。最难办的事就是“一个患者从你手上走了,你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的家属”。

希望此剧在掀起全民“点赞”或“找茬儿”的同时,也能使更多人理解医生,关注医护人员的生存现状。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