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22岁的战士原军成被诊断为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和高位颈内动静脉瘘。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这让军内外的专家都一筹莫展。这时,军医马廉亭主动请缨,紧急时刻救治了战友一命。且看老军医当年是如何大显神通的?
据了解,原军成曾在作战时脖子被击伤,失血昏倒,被诊断为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和高位颈内动静脉瘘。在那一天,经过专家们的反复会诊,还是毫无办法。不忍心看到战友就此失去生命,42岁的马廉亭决定大胆一试,首次运用了介入治疗技术并成功抢救了原军成。他从原军成脖子上取下一小块肌肉,制成肌肉栓,借助血管造影机,从血管中将肌肉栓送到瘘口,堵住这个瘘,同时开刀将他脖子上的假性动脉瘤处理掉。
这开创了介入治疗颅内血管战伤先河的手术终获成功,原军成转危为安。
“当时主动提出给原军成做手术,确实冒了很大风险。作为一名军医,我有义务、有责任尽一切努力去挽救战友的生命。与其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离去,不如放手一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廉亭显得很平静。
无需开颅、没有切口,就能治好复杂的脑血管疾病。在今天看来,这已经是一项常见的手术,但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此后,马廉亭一头钻进神经外科介入学领域,为之奉献了一生心血。可以说,原成军这一病,更坚定了马廉亭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医疗事业的决心,也成就了一段暖人的友谊。
多年过去了,马廉亭从一名主治医生成长为享誉国内外的神经外科医学大家,他和同事们在血管内神经外科治疗技术和栓塞材料研制等方面先后取得4项重大创新成果,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廉亭并没有忘记当年那个战友,相反,他越来越惦记当年那个伤重的年轻战士。后来由于部队改编,原军成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今年7月,经多方牵线,马廉亭获知,原军成住在河南温县,随即前往登门看望。38年过去了,年已耄耋的马廉亭多方辗转,终于找到了当年九死一生的小战士,并安排原军成回医院做复查。
11月20日,马廉亭更是凌晨5点就赴武昌火车站迎接原军成。考虑原军成家中还有80岁的老母亲要照顾,不能离家太久,解放军武汉总医院提前为原军成开好了检查的单子,安排了会诊专家。经过检查,原军成的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良好,无需再治疗,这让两位老人都很高兴。
“让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军队医院应该给予老兵家的关怀和温暖。”在医院,听到这句话,原军成老泪纵横。
“没有这个医院、没有马教授,我早就没命了。”他说,自己从一名普通战士复员回乡后,曾3次到武汉找马教授,阴差阳错都没找到,但始终没忘当年的救命之恩。“现在,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和当年的救命恩人坐下来畅谈了。”原军成开心地说。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