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发展到晚期危及生命时,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切除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然后把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挽救濒危患者生命,这个过程称为“肝移植”。尽管,肝移植目前在我国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移植带来的并发症却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尤其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问题。
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教授团队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医学》的一项研究,缺血阶段的脂质代谢紊乱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早期决定性触发因素,会直接导致肝脏移植术后出现器官衰竭和急慢性组织排异现象。这为近60年来世界肝脏缺血再灌注领域的治疗困境找到新突破口。
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肝移植术后一年存活率>90%,5年存活率在70~85%。尽管肝移植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每年因为移植术后因肝脏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器官衰竭不在少数,如果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帮助更多的人解决肝移植术后痛苦。李红良教授表示,根据该研究成果研发临床药物,有望大幅提升肝脏移植手术的应用和救治效果。
李红良团队历经4年多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缺血阶段的脂质代谢紊乱是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重要病变。其中,12-脂氧化酶(一种脂肪氧化酶)的上调和12羟基二十烷四烯酸(一种代谢产物)的蓄积尤为显著,而炎症及细胞死亡均为脂质代谢紊乱的后续事件。
李红良团队还据此建立了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系统监测了ML355抑制剂(一种针对12-脂氧化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在恒河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浓度,并对实验动物的肝脏进行了全程保护。
据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副院长何晓顺教授曾进行过一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这种方式进行的捐献的器官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让捐献者转赠的“生命礼物”少受损伤,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器官的功能,使器官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器官移植的常见并发症。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的条件比较严格,无法普及。
总之,李红良教授的研究对传统的肝脏移植术后缺血性再灌注带来的器官衰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据了解,该研究现已申请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专利4项,目前正进一步与药物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相关疾病的临床药物。
(环球医学编辑:徐钰琦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