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有哪些卓越贡献?
2018-01-09
506

堪称中国科研人员年度盛会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近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被翘首以盼多时的2017年获奖名单也终于公开。除了大家口中的“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外,人们最关心还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是谁。

侯云德是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获奖者之一,但对这位鲜少在媒体上露面的科学家,不少人都发出会好奇地问一句“侯云德是谁?”也有人不禁怀疑这位低调且神秘的科学家获此奖项是否实至名归。

作为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侯云德已经与病毒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认识世界的目的应当是要改变世界,学习病毒学、研究病毒学,目的应当是预防和控制病毒,为人类做出更加切身的贡献。”

1858年,侯云德赴前苏联莫斯科伊凡诺夫斯基病毒学研究所学习,在他学习的3年半时间,发表了17篇学术论文,并在仙台病毒等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最终直接越过副博士,被原苏联高等教育部破格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中国干扰素之父

学成归来后,他毅然投身于病毒研究工作,集毕生精力编织传染病防控网络。他的很多科研成果和举措,在当时都是具有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并且影响深远。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瑞士等国的科学家率先以基因工程的方式,把干扰素制备成治疗药物,很快成为国际公认的治疗肝炎、肿瘤等疾病的首选药,但价格极为昂贵。

侯云德敏锐地捕捉到基因工程在治疗领域的前景,他受到美国1977年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的启发,尝试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到细菌中去,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并降低价格。历经困难,他终于带领团队在1982年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的先河。于是,“中国干扰素之父”的称呼在业内传开。

战略科学家

侯云德是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前瞻性的科学眼光使他不仅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更推动了我国现代医药生物技术的产业发展。

25年前,当时60多岁的侯云德创立了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公司总经理程永庆回忆说,那时缺医少药,很多药都需要进口,而且价格高昂。“我现在还记得,侯先生当时打开抽屉给我看,一抽屉都是各种各样的论文。他说这些科研成果如果都能转化成规模化生产,变成传染病防控药品,该有多好!”

侯云德主导了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新药的产业化,将研制的8种基因工程药物转让十余家国内企业,上千万患者已得到救治,产生了数十亿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侯云德的战略性,还体现在他对国家整个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顶层设计。在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863”计划中,侯云德连续担任了三届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他联合全国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家,出色完成了多项前沿高技术研究任务。

技术总工程师

正因为侯云德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战略性的建设理念,2008年,79岁高龄的侯云德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

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为了牢固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侯云德又忙碌起来。他带领专家组,设计了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总体规划,主导建立了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2009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国外死亡人数上万名。侯云德作为联防联控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我国仅用87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成为全球第一个批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

当时,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是注射两剂,而侯云德提出不同观点:“新甲流疫苗,打一针就够了!”侯云德的坚持在当时来说是极冒风险的,只打一针,万一达不到免疫效果,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侯云德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他的坚持是有底气的。他说:“科学家要敢讲真话,为国家和人民着想,不能只计较个人得失。”最终,只打一针的方案大获成功,WHO也根据中国经验修改了“打两针”的建议。

除此之外,侯云德还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近日,侯云德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尽管很多人都未听说过这个科学家的名号,但在熟悉侯云德的同事、学生眼中,他获这个奖是实至名归的。

尽管侯云德已是89岁高龄,但他的勤奋,很多年轻人都比不上。侯云德的学生、中国医科院病原所所长金奇研究员说:“侯老师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靠的不是拍脑门,而是长期以来扎实的积累。侯老师每天都会关注国内外病毒学的最新动态,并且亲自翻译、撰写,送给相关部门领导和同事参阅。每期都有上万字,两周一期,已经写了200多期。”

除了勤奋,侯云德在在学生和同事眼还是无私的。他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技术传授给他人。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实验室建立了一系列基因工程技术后,不少人到他的实验室取经,侯云德乐于分享,从不留一手。有人认为他这么做不利于保持本室的技术优势,他却不以为然。“我国科学家应当团结起来,不能把持技术不外流,技术优势要靠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今年89岁的侯云德,仍然每天7点就开始工作。尽管动过两次大手术,但老人看起来仍然精神抖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兼法人代表武桂珍说:“先生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生病住院,也从来不跟组织提任何要求。在他身上,深深映刻着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在我国,有许多像侯云德一样生活上低调、研究上突出的科学家,他们用务实勤勉的研究精神和无私为民的奉献精神给人民以健康、安定、幸福的生活。

(环球医学编辑:石 岩)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