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人们所了解到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并且据了解,在中国,55岁以上人群的PD患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则为1.7%,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PD的风险也随之升高。此外,该疾病一旦发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进性加重,因此,早期诊断,尽早治疗,对今后帕金森病的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性作用。
令人兴奋的是,近日,美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或有望为人类提供一种可靠又廉价的帕金森诊断方法。据了解,该研究发现通过检测眼泪中的蛋白质,或可诊断出人们是否患上了帕金森病。
据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大学凯克医学院的马克·卢及其研究团队指出,眼泪中存在泪腺分泌细胞产生的多种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正是由神经促使产生,而帕金森病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对此,我们了解到,在该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将55名帕金森病患者的泪样与27名健康人的泪样进行比对,发现两组人群中的α-突触核蛋白和低聚α-突触核蛋白水平有所不同。其中,帕金森病患者的α-突触核蛋白水平降低,但低聚α-突触核蛋白水平升高。
其中,α-突触核蛋白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及核周表达的可溶性蛋白质,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功能障碍相关。
此外,卢说:“帕金森病进程可能在症状出现前数年或数十年就已经发生,眼泪这种生物学标记有助于提早诊断甚至治疗这一疾病。”
而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从目前来看其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其中,根据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的特点,单侧受累进而发展至对侧,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和行动迟缓,排除非典型帕金森病样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此外,以18F-多巴作为示踪剂行多巴摄取功能PET显像可显示多巴胺递质合成减少。以125I-β-CIT、99mTc-TRODAT-1作为示踪剂行多巴胺转运体(DAT)功能显像可显示DAT数量减少,在疾病早期甚至亚临床期即可显示降低,可支持诊断。但此项检查费用较贵,尚未常规开展。
而对于此次研究,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首次显示眼泪可以成为一种可靠、廉价、非侵入性的帕金森病生物学标记。而这或对人类帕金森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还需对更多人群进行测试,以确定在帕金森病症状出现前的最早阶段,能否检测到这些蛋白质发生了变化。
总之,这一研究成果的发现,无疑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未来眼泪诊断帕金森病如果真的能够普及,不仅会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益处,也着实会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很大的帮助。
(环球医学编辑:王立群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