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是医生更是凡人
2018-04-12
366

美国特鲁多医生或许并不为人熟知,但是他在纽约撒拉纳克湖畔的墓志铭却流传甚广:“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者,不忘初心,行走在漫漫医学的路上,也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前段时间某热播剧中有这样一段话:“世人对医生最大的误解,莫过于医生是‘神’,若有救不回来的病人,那必定是因为没有尽力。”生老病死是最正常不过的规律,医学的局限性也不可避免,患者与家属对医生的期望往往过高,一旦达不到期望,就会爆发出不可调节的矛盾。

2015年9月,因幼儿死亡,家属逼医生和护士在医院门口轮流抱着幼儿的尸体示众,并在一旁对其指责、谩骂并威胁称要其对孩子的死负责;2017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普外二科出诊医生遭到曾在该院住院治疗过的患者刘某的突然袭击,刘某用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从背后划伤医生;2018年的3月,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人民医院胃镜室主任被犯罪嫌疑人卫敏(曾因故意伤害、抢劫及强奸罪三次入狱)刺伤,起因为犯罪嫌疑人妻子在胃镜检查后自诉“不适”。

每一个医学生选择这个行业,无一例外是为了“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一名优秀医生的培养漫长而又艰辛,本硕博连读八年,再经历五到十年的临床实践才能独立工作,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当你躺在手术室时,最希望你活下来的就是你的医生。网上曾经流传着一张图:一名主治医生在抢救一个年轻人失败后,趴在墙上痛哭的背影。隔着图片,似乎也能感受到他颤抖的双肩,有位医生说他不记得救治过多少患者,但是他永远记得没能救回来的患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医患便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述两者的关系,互相依靠却也互相防备。今年3月,在武汉的一家医院里,一名男士偷偷在女友看病时给医生录像。被问及此事时,医生无奈的表示这并不少见。网上也经常会流传着一些医护夜班时“睡觉”的照片,对于不相信医生的患者,医生们出于自保心态也会三缄其口,这样对医患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

医学不是奇迹,医生也不是神仙,学会换位思考,患者多给予医生信任,医生也要多给予患者理解。在看到医学先进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医学的局限性,不要将生活的压力、疾病的困扰和失去亲人的悲伤发泄到医生身上。医患双方是平等的,不是矛盾的关系,医生为生命保驾护航,应该受到尊重和敬仰。

(编辑:孙锐琳)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