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出手学术造假 医生还能“安心”发SCI吗?
2018-06-14
736

无论怎样批评,当前SCI之剑依然悬在医生们头上,而由此导致的学术丑闻时不时的被曝出,其丑陋程度往往令人意想不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对此,《Nature》杂志也在其官网首页刊登做了重点介绍。《Nature》都说了些啥呢?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关于《意见》,《Nature》主要介绍了三大要点,而这些都与医生切身利益相关。

一、学术造假将由科技部统一负责调查和处罚。

过去,学界和社会对科研不端的容忍度太高,而且中国的学术造假调查和处罚完全仰赖发生学术造假的机构自身,这样很容易发生“包庇”、“处罚过轻”等不良行为。《意见》明确学术造假将由科技部统一负责调查和处罚。

二、建立科学期刊黑名单,文章将被视为“无效文章”。

《Nature》介绍,科技部将建立科学期刊黑名单,包括国内和国际刊物。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将不会被用于评职称、申请经费或者申请职位,即黑名单杂志上的文章将会被视为“无效文章”。所以,医生们不要随便花冤枉钱了!(《意见》明确,科技部要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管理,对在列入预警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要及时警示提醒;对在列入黑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

三、建立终身追究制度。

《Nature》介绍,此次改革,学术不端行为会被记入征信系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人,区分不同情况,可采取追回科研项目经费、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终身禁止在政府举办的学校、医院、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等等严厉处罚。不良行为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意见》明确,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责任人所在单位要区分不同情况,对责任人给予科研诚信诫勉谈话;取消项目立项资格,撤销已获资助项目或终止项目合同,追回科研项目经费;撤销获得的奖励、荣誉称号,追回奖金;依法开除学籍,撤销学位、教师资格,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等;一定期限直至终身取消晋升职务职称、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担任评审评估专家、被提名为院士候选人等资格;依法依规解除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终身禁止在政府举办的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等处罚,以及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或列入观察名单等其他处理。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责任人属于公职人员的,依法依规给予处分;属于党员的,依纪依规给予党纪处分。涉嫌存在诈骗、贪污科研经费等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移交监察、司法机关处理。)

而对于中国政府的此次改革措施,一些外国专家很是看好,尤其点赞“黑名单”制度。

此外,据网络与此相关文章报道,政府将对一些期刊的科研报销费用强力监管,且对发表于这些期刊的文章(五年内)进行科研审查。这尤其值得医生们关注,在这些期刊上发文章医生们要掂量掂量了!

平心而论,SCI也还算是个好指标,临床医生对它是又爱又恨,只可惜在中国SCI被用歪了。新政之下,被用歪了的SCI能正过来吗?医生还能安心发SCI论文吗?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