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非医生读博开始招生了 真能培养领军人物?
2018-07-27
453

一周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将要试点非医学专业就读临床医学的消息引起医疗界广泛关注:文科生能否报考?第一学历非临床医学的毕业生能否顺利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这种招生模式能否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招生标准如何?这不,北京协和医学院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正式开始招生!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招生简章显示: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下称“试点班”)拟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三所大学的本科生中进行招生。招生对象为:在非医学部/院/系学习、有志于医学、已完成本科三年学习的学生。学生经考试录取后,在本科第四年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始医学专业的学习,医学专业学程共5年。试点班2018年招生不超过30人。

课程组织及教学方法:采用目前在国际医学教育取得共识的多学科整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方法上引入国际上通行的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小组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拟教学等。在临床教学中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学生融入病房医疗团队、在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诊断学、临床综合课及临床见实习均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相同。

招生及相关要求:请于2018年8月1日至8月26日之间登录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务处改革试点班招生网站(http://mdadmission.pumc.edu.cn),在线填写申请表,并以附件形式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证件照电子版;2)在校成绩单扫描件;3)英语CET6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考试成绩单扫描件;4)2名副教授以上推荐信扫描件;5)其他能佐证具有学习医学能力的相关材料扫描件,如工作经历、课外活动、获奖、荣誉、发表的文章或者出版物等。

据了解,目前美国推行的医学院学生培养模式也是4+4,读完4年非医本科再读四年医学。

在协和医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上,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曾在演讲中提及所谓的“4+4”体制。王辰院士表示,4+4模式满足了医学两个条件:第一,是以人力所能及的方式设计、体现了医学的多学科性;第二,是设立了可以通揽天下各专业精英人才从医的机制。当医学院同学来源于不同的本科专业背景时,不同学科所训练的学术习惯、学术思维,在医学生阶段,在未来医学生成为医生或者其他医学科技人员或者卫生管理人员的时候,这些多学科基因会在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对于协和的此次招生改革,不少专家与网友表示支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无论哪个专业,经过4年本科训练,思维以及自我认知成熟了,对学业、社会、人生规划都理解深得多,更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和期望什么,这种成熟度下的人选择继续医科学习,应该更会出成绩和成就,因为这就是热爱和兴趣驱动。

二、在优秀的大学完整地经过人文社科、理科和生命科学的训练,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锻炼的同学中,协和医学院再择其最优,这样的再次挑选保证了菁英人才的汇集。

三、这项改革的推行,将使培养出来的医生具有更多的交叉学科的专业背景,保证医学顶级人才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因为现代医学比任何学科都更需要综合。临床医学和医学科学都需要顶级的领军骨干,这样的人才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4+4”模式无疑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重燃医学梦,这些人才说不定会在若干年后给我们带来惊喜!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