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与别人的通信方式从短信、QQ到现在的微信。不会用微信甚至没有微信的人,想必会被别人说“Out”了。为了改变“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医患交流不局限于医院内,微信等社交软件里的医患沟通已成为常态。患者想加您微信,您是选择加还是不加呢?
医生加了近两千名患者的微信……
“85后”刘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的医生,他的微信有2924名通讯录好友,其中近两千名都是患者。刘洋在减肥减重门诊。2016年门诊开设初期,刘洋通过微信做患者招募,后来患者越来越多,微信通讯录的人也越来越多。
繁忙的手术之余,刘洋碎片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回复患者信息上了:不忙的时候回复微信、QQ,急事儿打电话。一些检查检验记录或者伤口情况,拍一张照片传过来,非常便捷。
“群聊”是刘洋管理患者的一个助手。刘洋表示:“一对一的交流就太浪费时间了,很多患者咨询的问题都是一样的,群聊里可以集中回答。”每天睡前看一遍微信群,已经成了刘洋的一种生活习惯。
微信也“救”了一位患者。今年春节大年初五,刘洋的一位患者小宁通过即时通信工具给他发了一个信息:“我发烧了。”刘洋赶紧与她联系,原来,术后三个月内只能吃淡流食的小宁在初一那天吃了三个饺子。正在老家过春节的刘洋一边远程叮嘱她到医院就诊,查血、做B超,一边收拾东西赶回北京,对小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了更严重并发症。住院一周左右,小宁便回家了。小宁非常感谢刘洋,说:“要不是有刘洋医生微信,跟他说了这个情况,我真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
“医患群”普遍 成为科普朱丽君
“医患群”已经成了不少医生微信里的普遍现象。刘月明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医生。他的通讯录里有1900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患者。
虽然通讯录有1000多名患者好友,但并不是每个提出添加好友的刘月明都会通过,“我添加的患者都是需要长期随访管理的、慢病患者居多。这样的患者加了微信才有意义,有助于他康复,很多外地患者不用一有点问题就跑来北京,可以先远程了解一下。同时也有助于我掌握患者情况。”刘月明介绍。
疾病相同、症状问题差不多的病友间可以互助、分享经验,刘月明也会发布一些权威、有意义的科普文章。科普做多了,大家辨别谣言的能力也提高了,有人发谣言帖,其他人都纷纷主动辟谣。
当然,也有医生鲜少添加患者微信,只添加了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病例特殊患者,比如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罗斌。他表示:“但并不代表患者不能联系上我,现在有第三方沟通平台,给患者提供咨询的渠道,我收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方便的时间回复,同时也保留了我的私人空间。”
加还是不加 是个问题
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医患沟通,医生们主要有两种担忧,一是隐私,二是安全性。
有大夫对这一现象持保守态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刘佳勇医生认为,即时通信工具上的病情交流,不像出门诊那样给一个正式的治疗建议,应对突发或者特殊情况可以,但不应当成为治疗依据,风险较高。如果是通过群聊或者公众号提供一些科普知识给患者学习,是可以的。
弥补沟通的好方法
医患之间缺乏良好有效的沟通,缺少足够时间的交流,这直接让医生对患者本人缺乏足够的了解,为治疗方案的偏差埋下隐患。而且,这也让患者对医生形成了信任危机,毕竟几分钟的看病时间让患者心中没底,容易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医生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组建微信群、QQ群,或者医生与患者之间互相加微信、QQ,直接拓宽了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在医院的诊疗时间之外增加了医患沟通和交流的时间,极大的弥补了在医院里医患沟通不足,能让医生对患者有更多、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更好的治疗。
另一方面,医患在日常中通过微信群的沟通交流,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有利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病友之间在微信群中可以相互鼓励,也有助于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是弥补医患沟通不足的良药,一举多得。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