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沉默——受伤医生站出来 支持暴力零容忍
2014-03-07
343

今年初,多地相继发生杀医、辱医事件。这让我们想起遇害的哈医大实习医生王浩、被患者刀戳颈部的北京医生赵立众和去年的温岭事件。两年中,伴随着对医院暴力的恐惧和愤怒,“中国医生共同体”已形成,他们在网络上抱团取暖,在现实里探求争得安全与尊严的可用路径。

温岭受伤医生王伟杰选择“站出来”

王伟杰是温岭刺医事件中被刺伤的医生,他常会看温岭抗议时的照片。照片拍于2013年10月28日,一群白大褂举着“还我尊严”的牌子,被一圈穿暗色衣服的人围着,“像座孤岛。”

“我们终于站出来了,在医疗界是首次,外地医生赶来声援,总理还做了批示。”王伟杰记得“孤岛”中的乐观。他因为一句话和医生们站在一起。一位年轻医生说,“王医生,今天不站出来,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你我”。

王伟杰会觉得那是个分水岭,“动静这么大,悲剧会少些了吧?”但是最近,悲剧又接连发生。“每次有医生倒下,都希望是最后一个。”王伟杰说。

加强安保、召开会议、培训沟通技巧,是温岭事件后王伟杰感受到的细微变化。但他很难再从半年前的那次“反抗”中汲取到力量。

他说起前不久科室的一件事。患者不满,说了没两句就从背后狠抓护士的头发不放,眼看要下更重的手。“我只能上前对患者赔笑,‘护士年轻不懂事,您多多原谅。’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要上去哀求人家,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保护。”

人们说起医患关系总是血淋淋的。尽管说了不少丧气话,王伟杰还是愿意相信,总会有转好那一天。至少带他走进抗议人群的年轻医生“满腔热情,是未来的希望所在。”

被刺医生赵立众拒绝沉默

温岭事件也曾给赵立众“短暂的希望”。2012年,北京航天总医院医生赵立众被刺伤。遇刺一年多以后,他拒绝沉默,在微博发声,呼吁人们关注中国医疗安全。

温岭事件之后第三天,赵立众参与某网站发起的“10名普通医生实名联署吁求行医安全和尊严公开信”。这封公开信让数千位医者签名。10名医生中,赵立众是医院暴力最直接的受害者。

受伤后,赵立众从没觉得将刀留在自己颈部的吕福克是敌人。起诉、接受采访、参加活动,都被他视为“道义和责任”。他为不少同行一直沉默而生气,“都什么时候了,医生不为自身呼吁,谁还能来保护我们?”

看着温岭的医生勇敢站出来,赵立众觉得同行从网络走向现实,“公开表达意见,是可贵的进步。”同时,自我保护似乎是相对有效的方法。能做的防范并不多。赵立众遇袭后,医院加强了保安巡逻,但保安瘦瘦小小,穿上制服都晃荡。赵立众琢磨,出了事是不是还要保护他们。

遇袭后,44岁的赵立众头发白了一大片。急诊科护士长王辉坤说:“那(遇袭)之后,赵医生变得沉默了,反应也慢。”现在,若有人从身后喊声“赵医生”,赵立众的反应总是猛一激灵,然后才缓缓转过身。后来急诊室外有争吵声,他立马起身去看。

从鬼门关转了一圈,赵立众很怕身边的同事再遇到类似的事。但是怕也没用。重新上班的当天下午,同科室的女医生被患者一巴掌甩在了地上。不久前,收费科一位同事被患者用刀刺伤。

赵立众不只一次呼吁过警察进驻医院,虽然卫生部也专门下了文,但是平常在医院,难见警察的影子。

赵立众最盼望的是,医患间能重新建立起信任,“一个信任和了解医者的患者,绝不会拿刀刺向医生。”

现状让人沮丧,未来的力量来自哪?

说起来都是小事,排着队的病人见穿白大褂的赵立众上厕所,争相让他先去方便。“都是这种小事让我心里暖一下,该上班就继续上班。”

向赵立众最后的发问是关于“恐惧”。是刀刺脖颈的那一刻?还是之后的突然有人闪到身后?

“从医这么多年,我最怕的还是病人躺在我眼前,我用尽所有办法,还是留不住他的生命。”

王浩父亲仍被悲伤缠绕 感觉儿子“血白流了”

每次新闻里出现杀医事件,王东清和老伴儿总是“哭得哆嗦”。杀医新闻不断,他“好像一遍遍地失去儿子”。他的儿子叫王浩,2012年在哈尔滨第一附属医院实习时被杀害。

王浩遇难即将满两周年。对王东清而言,伤害是永久和彻底的。

他曾以为王浩的死会唤醒什么。“王浩走后,很多人跟我说,他的血不会白流。”现在,“不就是白流了吗?”

王浩的弟弟去年结了婚,王东清曾对媒体说,将来有孙子要让他学医,“继承他大伯的遗愿”。几天前再问,王东清连续三次强调,“决不让王家的后代再从医”。

律师李惠娟为袭医案件奔走

律师李惠娟愈发感知到医生群体的绝望。她代理了一年内发生的四起袭医案。这两年到各地医院讲学,主讲医患沟通和医疗风险防范。她发现,“年轻医生疑惑当初的选择,年长的医生不愿意子女继续从医。”

去年,她给医生们讲课,按习惯,开讲前要先请医生们为殉道的同行默哀。那次,李惠娟临时加上了康红千的名字。因为临上课前有人告诉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红千被患者用斧头猛砍头部死亡。

李惠娟将频发的杀医事件定义为医疗界的恐怖袭击,“人心惶惶,随时可能发生。”

一次参会,有商人特地找到李惠娟,让她给医生推荐一款产品。“医生用的那种桌子,柜门卸下来就是盾牌,抽屉里有各种防身武器。”多么令人哭笑不得!

但是,黑色幽默不断上演。

2013年11月,上海多家医院邀请空手道选手、民警为医护人员培训防身术。另据媒体报道,很多女医生偷偷买了甩棍、辣椒水贴身带着。南京某医院的护士怕患者撕扯,集体剪了短发。

今年2月17日,齐齐哈尔杀医事件后,黑龙江省卫计委下发通知,要求医务人员掌握“三可三不可”原则:可顺不可激,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

苦涩的民间智慧:2000医生为防暴力自制指南

抱团也许能扛住风浪。

团结力量大,全国各地2000多名医生制定出了出了《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不要背靠大门坐着”“多锻炼身体,穿运动鞋上班”“要买保险”每条经验背后,吃过这种亏的医生都难以计数。

医院暴力从根本上说是体制问题。但让体制改变太难了。有医生在这份指南下评论:现状下,这是中国医生的“保命指南”。一位自称来自地方小医院的医生的话让很多同行难过:“你们这些都不管用,我们那的经验是多院联动、快速出击、关门打狗、以暴制暴。”在清醒者看来,这只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余可谊呼吁医院暴力零容忍

也有人在用个人的力量在寻求解决途径。37岁的协和医院脊柱外科医生余可谊也是10位联名的医生之一。他还发起“医院暴力零容忍运动”,希望推广此理念,彻底杜绝医院暴力。

国外同行的做法是:在医院最醒目的位置张贴暴力零容忍宣言,告知患者必须遵守医院秩序,一旦违反规定,医院有权采取任何可行的措施阻止暴力事件发生。余可谊希望国内也能形成这样的共识,“政府和医院都拿出态度来。”

开始时他是一个人战斗。通过协和内部的刊物、网站宣传,然后是自媒体,在微博上,他一遍遍向同行和大V们讲述为什么要“零容忍”。温岭血案后,已有医生高举“医院暴力零容忍”的牌子。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发表声明,也特别呼吁全社会对医院暴力零容忍。

余可谊说,他能做的只能是呼吁、再呼吁。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比如医院可否建立黑名单,对医护人员施暴的人如何处罚。余可谊期待更清晰的答案。

2月21日,广东卫视知名主持人王牧笛微博称,女友打点滴扎了四针都没成功,“想砍人”。这条微博引起医疗界的极大反弹,最终以王牧笛及广东卫视道歉而告终。余可谊将之视为医疗界抱团而取得的胜利。余可谊在微信里鼓励同行,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难熬的。“医务人员的共同体已形成,医改势在必行。”

血淋淋的医患关系何时才能走向和谐?医生集思广益自制的“防爆指南”中又蕴含着多少辛酸、委屈与无奈?正是广大的医务人员,这些随时都有被伤害风险的白衣天使们,在拯救着无数患者的生命。让我们一起保护这群最可爱的人!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