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医改办印发《关于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提出在安徽、湖南、四川、云南4个中西部省份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试点工作。对试点地区的全科医生,中央财政暂按年人均3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那么,特设岗位能否留住全科医生?
《办法》旨在通过引导和鼓励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问题,力争试点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同时,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是在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专门设置,并将所聘全科医生派驻乡镇卫生院工作的非常设岗位。全科医生特设岗位不受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
我国注册执业的全科医生只有8万人,其中较多在东部地区。要避免全科医生沦为所谓的“二流医生”,试点的中西部地区必须找到合格的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干预,建立起一支活跃于基层的全科医生“国家队”和“种子队”,带动提高整个基层医疗水平,补齐医疗体系的最短板。
岗位队伍从何而来?
这些充实到特设岗位的全科医生,主要来自3个渠道:
1、按照国家“5+3”(5年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培训)模式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此前,国家已经投入了60多亿元建设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可培训5万人左右。目前,上海已有按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
2、吸引一些县级以上医院因为研究论文不够而难以晋升职称的普通内科医生。他们经过短期强化训练,可以到基层特设岗位工作。
3、鼓励一些从大医院退休的医生,到基层去发挥余热。当然,这要靠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和引导,这在该办法里都已明确。
建议实施以对现有基层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为主体,医学生教育为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解决全科医生总数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加强转岗培训力度,鼓励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医通过规范化培训,成长为服务能力较强的全科医生;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全科医学教育力度,通过定向培养、免费教育等形式,吸引更多学生投身全科医学。
去年,作为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10个试点城市之一,安徽省芜湖市提出通过定向培养,在岗培训,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转岗培训,中级以上职称、名老中医等离退休执业医师短期培训后转岗等方式,补充全科医生队伍。最新材料显示,芜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建立了全科团队308个,累计签约30528人。
“小庙”如何留住“大菩萨”?
即使有了中央和地方的补助,但乡镇卫生院毕竟与城里的环境有差距,如何能留住在城里待过的全科医生?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基层医生队伍建设,但基层的吸引力仍然不够。医学院毕业生参加全科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了也下不去。比如有个城市打算一年招考200名全科医师,结果报名的只有80人。更严峻的是,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以后,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现有的医务人员逐渐老化,而扩建的上级医院又不断“虹吸”一部分优秀分子。
为增强岗位吸引力,中央财政给予年人均3万元的补助,加上地方政府和医院的补助,争取全科医生一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此外,还要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分类,实行不一样的激励和考评机制。
目前,在全科医生收入普遍低于专科医生、中西部城乡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为稳定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在对全科医生给予适当补助的同时,可实施全科医生编制“上挂”。具体做法为: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全科医生,编制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管理,全科医生转变为县级公立医院派驻人员,派驻全科医生享受与县级公立医院其他编制内人员相同的养老保障待遇。
芜湖的办法明确了全科医生激励机制。比如,将签约服务年费扣除40%的成本费用,其余部分作为“签约式服务”的劳动补偿,返回给全科医生团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当年医疗收支结余的部分,主要用于对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激励和奖励。在职称申报、晋升时,给予政策上倾斜,晋升中级职称时免考计算机和外语,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申报、晋升。
社会办医如何帮助全科医学领域?
在中西部,有相当部分卫生院不是政府办的。政府力量去做,有点单薄,但是交给社会力量来做,又怕会影响服务的公平性。
不过,即使乡镇卫生院不是政府办的,也并不影响特设岗位的设置。岗位人员工资、待遇等各种福利都由县医院统管,而人却在卫生院工作,能够为卫生院吸引更多的患者,积攒人气,提高声誉,提高效益。所以,即使是民办的卫生院,也会欢迎特岗全科医生。
除了政府行为外,应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全科医学领域。特别是在城市的高端社区,应该鼓励开设私立全科诊所。在高端诊所的执照方面还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社会力量办医,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才能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往健康的方向发展。监管不能仅仅依靠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管,还要充分发挥好医疗保险体系的监管作用。
当然,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特设岗位试点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加强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改善全科医生的社会形象、提升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赢得百姓的信任,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社会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不但能够增强社会医疗资源总量,而且能够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公立医疗机构改善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数量。将部分全科医疗服务交由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将有利于扩大全科医疗服务覆盖面,提高城乡间全科医疗服务均等化水平。
希望《办法》能够顺利推行,4省试点工作顺利,有越来越多的全科医生为中西部省份的百姓服务!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