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浙江绍兴嵊州市人民医院迎来了百年院庆。他们评选了首届“最美嵊医人王耀春奖”,以此激励医务工作者。王耀春是一位患者的名字。为何以他的名字设立奖项?事情要从40年前说起。
1979年,交通还不发达,从杭州到临海要翻过重重大山,汽车要开十几个小时。
王耀春是临海人,在香港办了做手套的公司。1979年11月的一天,他从上海参加完一家公司开业典礼后,坐着汽车回老家探亲。
车子经过嵊县汽车站时,王耀春突然胃病发作,口吐鲜血,神志不清。人们很快把他送到了嵊县人民医院救治,那时,医院很简陋,还在一座山上。
住了一个星期,王耀春康复出院。出院那天,王耀春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十分感激,送来了两面锦旗,一面给医院,一面给精心照顾他的科室医务人员。
很多年后,医院也从山上搬到了城里。
2008年初,医院接到电话,有一个叫王耀春的病人要给医院捐50万元。
原来,30年来,王耀春一直没有忘记当年救治过他的医护人员。
2008年3月,76岁的王耀春因为患病来不了嵊州,他特意委托自己的表外甥、著名港商詹耀良,带着一张50万元的现金支票送给了医院。
当年,在捐赠现场,院方电话连线了王耀春,他回忆起这一幕,显得很激动:“当时嵊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虽然比香港落后得多,但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服务精神是一流的、高尚的,这使我永生难忘。我现在得病了,不能前来道谢,故由我表外甥詹耀良代我送上50万元,以表我的一点微薄心意。”
如今,王耀春先生早已过世,而参加护理过王耀春的医务人员也大多不在人世。
今年86岁的林素贞老人是护理过王耀春的护士之一。2008年3月,她曾作为护士代表,参加了那场特别的捐赠仪式。
“这是我医务生涯里最难忘的一天。说实话,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几乎忘了这个病人的名字,但是这件事我也一直记得,其实我们也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没想到他会记挂了这么多年。”林素贞说,“真是没想到。”
林素贞回忆,当时的王耀春不善言辞,语言上交流不便,医院便把他住的病房安排在医生办公室对面。
“那时条件差,有杯豆浆喝就不错了。他胃不好,我们就把食堂配发给自己的豆浆让给他喝。”林素贞介绍,内科有十多位医护人员曾将自己的那份豆浆送给他吃,盼着他早日康复,有的经常去医院食堂买稀粥等软食喂给他吃。
詹耀良说:“现在我也70多岁的人了,王先生已经过世了。这个事情真的钱不多,但是意义很大,当时老人家也算完成了一个心愿,也教育我们下一代人有始有终。”他说,当年那50万元,代表老人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和感谢。
从2008年至今,11年过去了,王耀春先生捐赠的这笔钱在医院的专门账户里一直没有动。现在,利息就有15万元。
今年,医院迎来了百年庆典。曾经位于山上的小医院,如今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县市级医院”。
吴建平去年起担任嵊州市人民医院的院长,今年2月,在梳理医院的百年文化中,他听说了王耀春的故事。
“医生无私,病人感恩,这个故事不仅感人,我们更要把它弘扬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激励更多的医务工作者。”吴建平说。
趁着百年院庆的机会,吴建平院长提议在全院开始首届“最美嵊医人王耀春奖”的评选,目前已经初选结束,获奖人员将在下个月的庆典晚会上进行表彰,并颁发奖金。“我们计划每年评一次,用这笔捐款的利息奖励。”
“王耀春先生只是我院服务过的成千上万患者之一,在他身上绵延几十年的暖心故事,深深地表达了弥足珍贵的医患情谊,引领着尊医重卫的和谐之音,褒扬激励我院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暖心的服务。”在“王耀春奖”的评选文件上这样写道。
吴建平还表示,医院很希望能联系到王耀春先生的家人,邀请他们来参加百年庆典。“或者请他们给我们颁奖,这会更加有意义。另外,我们也想向王耀春先生再次表示感谢。”
风雨40年,动人的医患故事历久弥新,时至今日仍闪耀着光芒。
(环球医学编辑:丁好奇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