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92岁病理科教授王泰龄给出了她的答案
2019-11-26
520

人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92岁的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教授王泰龄,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据了解,王泰龄教授,20年前已经退休,但她依旧坚持早8点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终年无休的生活节奏。之所以如此高龄仍奋力拼搏,她说:“还有7000多份疑难杂症会诊报告,要总结出来传给年轻人。

年幼时已经立志学医

1927年,王泰龄在河北省唐山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父亲是中学校长,母亲是数学老师。

那时,每年夏天,全家人都会去北戴河,当时北京协和医院的刘世豪教授与她们家隔墙居住。一天,王泰龄突发胃病,疼痛难忍,刘世豪给她打了一针,治好了她的病痛。年少的王泰龄觉得,医生药到病除的本领太神奇了。此外,刘世豪“下乡也要带几箱书”的认真和执着,也让年幼的王泰龄印象深刻,立志学医的种子也开始萌芽。1944年,王泰龄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启了她无限向往的医学之路。

完美——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

1942年年初,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占领,被迫关闭,协和的师资全都转移到了北京医学院。在这里,王泰龄遇见了中国病理学的奠基人胡正详教授。胡正详教授毕生的心血都用于培养年轻的病理科后备人才,而勤奋的王泰龄,是他看好的好苗子。

1948年协和医学院复校,王泰龄重新回到了协和实习。最初,王泰龄一心想做外科,但外科不收女学生。后来,又跟随妇产科泰斗林巧稚教授学习妇科。林巧稚教授特别重视病理,每次做完手术,会马上下楼看病理结果。王泰龄也日渐意识到,病理学是各个临床学科的基础。就这样,王泰龄留在了协和医学院病理系,胡正详教授正是在此。她说:“通常开临床病例讨论会的都是协和医学院的老教授,水平很高,但胡教授放手让我去参加,他很鼓励青年医生参与实践。胡教授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也是帮助最大、值得我敬重的人。”

王泰龄初到病理科系时刚22岁,但她深知,搞好病理研究没有捷径可走,除了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更要用时间的宽度去换取理论与实践的厚度。王泰龄教授说,90岁以前,基本没有在晚上8点之前回过家。

胡正详教授对青年医生的要求,严格到近乎苛刻。王泰龄说:“有一次,胡教授让我给学生讲炎症,问我备课的情况。我说,您上课的内容我全都背下来了。他说,那怎么能行呢!你去图书馆把所有文献全部看完!离上课还有20多天,他让技术员推着小车陪我去图书馆,把相关的几十本书全都借回来,要我把这些材料都看完才能讲课。从那一次我就知道,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胡教授对我的要求是perfect(完美)。”

这一“完美”标准,成为了王泰龄一生的自我要求。每一篇报告,要把患者的病史查完整,信息搜集全,在蛛丝马迹中找到患者病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找到病情间的关联,有时还要查阅大量文献。每一次讲课或者参加病理讨论,王泰龄都要重新准备课件和材料,按照主题和需要认真备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搞透才敢去讲。

趁我还有能力的时候 要把7000多份肝病会诊报告总结出来

在70年的从医生涯中,王泰龄教授为我国病理学发展作出的贡献,难以一一陈诉。她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为我国《肝炎防治方案》制定了与国际接轨的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标准,还为重型肝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等制定了病理诊断标准,斩获奖项无数。

1996年退休后,她并没有停止对肝脏病理学的研究,不仅仍在讲课,积极地培养青年人才,而且仍保持着“每天8点准时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节奏。

如今已是92岁高龄的王泰龄表示:“一两年前还能工作到晚上12点,现在每天下午五六点就得回家睡一会儿。睡醒了再看书,或准备讲义,或出当天的病理报告,直到深夜一两点才睡。不是我们不想休息,是患者不休息。科学进展得太快,老得学,老得读书。”

因贡献突出,2014年,王泰龄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授予终身贡献奖。

“我现在感觉到身体不如从前了。”王泰龄说,“大部分人到我这个年纪都退休了,可我还有任务,我希望我能多培养些年轻人。在我还有分析能力的时候,我就还能工作。要尽量把我这7000多份肝病疑难杂症的会诊报告总结出来,要不我不在了,这些就成为废纸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去世以后 会把遗体捐献做尸检

谈到目前最大的忧虑,王泰龄说,唯一的担心就是现在尸检太少,对于病理学的发展而言,尸检是最好的推动。“1948年协和医学院重建的时候,所有的教授都签名——我死后遗体要做尸检……”王泰龄说,她扎实的病理学基本功正是得益于尸检的实践。

王泰龄整间书房堆满了书,甚至已经顶到了天花板,从心血管到妇科,从病理学基础理论到最新出版的外国译著。阳台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从《中华病理学杂志》创办以来的所有期刊。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王泰龄的大半辈子已经过去了。如今,他仍满怀希望,永不停息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环球医学编辑:贾朝娟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