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大约80%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高达54万,而且大多发生在院外,抢救存活率极低。因此,对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地预防,有助于降低猝死发生率与病死率。目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心脏性猝死预防措施。
ICD应用早期,除颤阈值(defibrillation threshold,DFT)测试曾是植入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估ICD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也大多进行了术中DFT测试。然而,随着ICD除颤性能的改进、ICD适应证拓展至猝死一级预防人群以及对DFT测试并发症的顾虑,术中测试DFT的必要性引起争议。本文旨在综述DFT测试的是与非,陈述目前的观点。
一、除颤阈值测试的基本概念
所谓除颤阈值指将室颤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所需的最小能量。DFT测试的目的是:①验证高压电路的完整性;②确保正确感知室颤;③确保除颤成功;④指导设定安全、适当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程序。理想的除颤阈值可以保证患者安全,减少ICD除颤所需要的能量,延长ICD寿命。
DFT测试方案中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0J安全范围法及逐级降低能量测试法。10J安全范围法是以低于最大除颤能量至少10J以上的能量进行除颤,仅需诱发1次室颤,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方法。逐级降低能量测试法需多次诱发室颤,精确,但临床少用。通常情况下,测试的DFT只是除颤成功的概率性。临床上以成功概率曲线来描述,横坐标为除颤能量,纵坐标为成功率。当然,DFT测试存在一定风险,包括需要麻醉、血流动力学紊乱、复律困难、血栓栓塞、死亡等。
二、DFT测试相关临床试验数据
随着ICD适应人群的拓展,规范ICD植入流程变得更加重要。但关于ICD植入过程中DFT测试的必要性问题,尚无确切结论。与常规测试DFT相比,ICD植入术中省略DFT测试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呢?权威数据包括观察性研究SAFE-ICD[1]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SIMPLE[2]、NORDIC ICD[3]研究。
(一)SAFE-ICD
2012年公布的SAFE-ICD(Safety of Two Strategies of ICD Management at Implantation)是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目的在于评估初次植入ICD时进行DFT测试和不进行DFT测试两种策略的结果。来自意大利41个研究中心的2120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DFT测试组836例,未测试组1284例,随访2年。研究主要终点是ICD植入时严重并发症、随访期内心脏性猝死或复苏发生率的复合终点。
研究中共有34例患者发生了终点事件。其中,12例发生植入术中并发症(DFT测试组8例,未测试组4例),22例随访期间发生猝死或复苏(DFT测试组10例,未测试组12例)。终点事件年发生率分别为DFT测试组为1.15%,未测试组为0.68%,但差值0.47%无统计学意义。随访2年时两组全因死亡率亦相近。
这一大规模的队列研究表明,对初次植入ICD患者术中进行或不进行DFT测试都是安全的,事件发生率都很低且无明显差异。提示在进行ICD植入时,可以不必进行除颤阈值的测试。
SAFE-ICD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仅仅是观察性研究,而随机对照试验有助于确定DFT测试是否仍必须。在此背景下,进行了下述的SIMPLE研究。
(二)SIMPLE
2014年美国心律学年会公布、并在2015年刊登在Lancet的重量级证据SIMPLE(Shockless Implant Evaluation)试验是一项非劣性、单盲、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在ICD植入过程中,进行DFT测试对患者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共纳入首次经静脉植入ICD作为猝死一级或二级预防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右侧植入ICD、妊娠、等待心脏移植、无法完成随访等。按1:1比例随机分为DFT测试组和未测试组。DFT测试方案设定为1次17J或2次21J成功终止室颤。ICD治疗方案均设定为心动过速区首次电击能量为31J。研究采用非劣效性检验设计。疗效主要终点是心律失常性死亡或正当电击失败率的复合终点。除颤测试安全性终点是ICD植入30天时的副作用,主要终点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系统性或肺栓塞、需要静脉利尿或强心治疗的心力衰竭、需要胸外按压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需要应用血管收缩剂15分钟以上、计划外ICU停留、插管、气胸、心脏穿孔、ICD感染、动脉并发症、吸入性肺炎。
研究共纳入2500例患者,包括DFT测试组1253例、未测试组1247例。平均随访3.1年。结果显示:心律失常性死亡或电击失败率在DFT未测试组为90例(7%),略少于测试组的104例(8%),HR为0.86(95%CI 0.65~1.14;非劣效性P<0.0001)。未测试组中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6%(69/1236),测试组中6.5%(81/1242),P=0.33。次要安全终点,即直接由测试导致的安全事件,未测试组为3.2%,测试组为4.5%,P=0.08。需要静脉用药治疗的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测试组发生率为2%(20/1236)、未测试组为2%(28/1242),P=0.25。
研究提示:ICD植入术中常规除颤测试不增加安全性复合终点,包括DFT测试相关的并发症。DFT测试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但是,绝大多数ICD患者进行DFT测试没有获益,并不能提高电击转复的效果,亦不能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鉴于此,研究者指出,DFT测试在早期的ICD不可靠时可能有用,但在现代的ICD装置中,植入ICD时不进行常规测试应该是首选,只有偶尔出现的特殊情况下进行测试才有价值。
(三)NORDIC ICD
近日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线公布的NORDIC ICD(NO Regular Defibrillation testing In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非劣性设计的临床试验,目的在于评估植入ICD时DFT测试对于随访期间首次电击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共纳入欧洲5国48个中心的1077例患者,均经左侧植入ICD,按1:1比例随机分为DFT测试组(540例)、未测试组(537例)。两组治疗程序均将ICD电击设置为40J。主要研究终点是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事件的首次电击成功。操作相关的研究终点包括重新放置、总的透视时间和植入耗时。安全性终点包括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室速/室颤转复率和全因死亡、心脏性死亡或心律失常性死亡。
DFT测试组平均随访22.7个月,未测试组22.9个月。研究发现:在未测试组ICD首次电击成功率不劣于DFT测试组(97.1% vs 94.1%,P<0.001)。值得注意的是,未测试组成功率较测试组高3.0%。安全性方面,术后30天内共168例(15.7%)患者出现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中DFT测试组94例(17.6%)、未测试组74例(13.9%),P=0.095。不适当电击的比例为3.7%。两组间无差异。此外,全因死亡率、心脏原因死亡、非心脏原因死亡在两组间亦无差异。
研究提示,就除颤能量达40J的ICD而言,植入术中进行DFT测试未能改善除颤有效性。提出,对于首次左侧植入ICD的患者,不需要常规进行DFT测试。
三、推荐进行DFT测试的理论基础
就DFT测试的疗效和安全性问题,既往开展了诸多研究。如Pires[4]等回顾分析了835例植入ICD的患者,DFT测试组632例,未测试组203例。两组患者ICD对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成功率以及心脏性猝死生存率无差异,但未测试DFT组的远期生存率远低于DFT测试组(58% vs 74%,P<0.000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未行DFT测试是ICD植入患者总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 2.031;95%CI 1.253~3.290;P=0.004)。Healey[5]等的研究分析了2173例ICD植入患者,证实DFT测试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心脏压塞、心力衰竭、感染、导线脱位等的手术并发症与未行DFT测试的患者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8.7% vs 8.3%;P=0.07)。上述不再加以赘述。
ICD应用历程中,DFT测试时曾是ICD植入过程中的标准流程。较精确的DFT测试,可程控较低的除颤能量,而低除颤能量具有充电时间短、对心肌损伤小和节约电能等优点。需要强调的是,针对高DFT情况进行DFT测试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DFT是保证ICD正常工作的前提,通常人们认为DFT与ICD最大释放能量之间应有10J的安全范围,这样才能保证ICD放电的有效性。DFT大于25J或与ICD最大释放能量之差小于10J视为高DFT。研究表明,部分患者置入ICD后可能会出现高DFT的情况,这对患者来说是有生命危险的[6]。造成高DFT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脏结构的改变、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射血分数显著减低、某些药物如胺碘酮的应用。提示我们,尤其是有高DFT危险因素的患者行DFT测试还是有必要的。目前,针对高DFT,即转复VF失败或未能达到10J的安全范围,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重新放置导线;②反转极性;③移去(用帽套住)近端线圈;④加一根皮下电极;⑤双相波转为单相波;⑥如需要,则使用更高输出能量的ICD。
四、不常规行DFT测试的理论基础
(一)工程学的长足发展改善了ICD的除颤性能
近年来,双相波除颤、新型ICD导线、高除颤能量、快速的能量供给等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改善了ICD的除颤性能。除颤阈值通常低于最大输出能量10~20J。首次ICD电击成功率约为90%,后续的电击罕见失败。而且,正如SCD-HeFT[7]和MADIT-II[8]研究中所显示,植入ICD的患者中仅有不足30%需要除颤治疗,大多数需要ICD治疗的心律失常为室速,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即可终止,即便需要电复律,所需能量亦比DFT小得多。
(二)DFT测试不能预测除颤成功率亦不能改善预后
近年来,诸多研究证实,DFT测试不但未能预测除颤成功与否,亦不能改善患者生存率。Blatt JA[9]等对SCD-HeFT研究中717例植入ICD的患者DFT进行分析发现:平均随访45.5个月,低DFT组(<10 J,n=547)和高DFT组(>10 J,n=170)存活率无差别(P=0.41)。两组室速首次放电成功率均高,与基础DFT无关。提示,DFT不能预测患者临床实际遇到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次除颤成功率,不能预测长期死亡率。Michowitz Y[10]连续入选256例植入CRTD的患者,分为测试组(204例)和未测试组(52例)。两组基线数据包括心衰严重程度是匹配的。测试组共发生4例(2%)心衰加重,其中一例死亡,而未测试组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32±20)个月后,两组的适当电击比例无差异(31% vs 25%,P=0.49)。测试组中有3例电击失败,尽管当时测试数据满意,而在未测试组中未发生电击失败。两组的存活率无差异。研究提示:CRTD植入术中测试除颤有效性可增加并发症,不能预测长期的电击有效性,也不能改善预后。Bianchi[11]等人的研究入选了植入ICD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291例,137例进行了DFT测试,154例未测试DFT。平均随访23个月,测试组和未测试组总死亡率(20% vs 16%)、心血管死亡率(13% vs 10%)以及心脏性猝死率(3% vs 0.6%)无统计学差异。2013年关于未测试DFT疗效的荟萃分析纳入涉及5020例患者的8项研究,其中3068人进行了DFT测试,1952人未进行DFT测试。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发现:DFT测试不能降低总体死亡率或心律失常死亡率[12]。
(三)DFT测试有一定风险可增加操作并发症
ICD植入术中DFT测试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低血压、心力衰竭加重、血栓栓塞、需全身麻醉等。而且,随着ICD适应证的扩大,更多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预防性植入ICD行SCD的一级预防。而此类患者更易于因诱发室颤导致心肌抑制或缺血、脑灌注减低、无休止VF,甚至死亡等不良后果。Semmler V[13]的研究证实ICD电击可导致高敏肌钙蛋白T升高,提示心肌损伤。Brignole[14]等报道在7857例ICD植入患者中22例(0.4%)出现DFT测试相关的致命性并发症,其中4例死亡(0.07%),8例心脏骤停(0.15%),6例心源性休克(0.11%),3例卒中(0.05%),1例肺栓塞(0.02%)。加拿大21个中心6年植入ICD病例数为19067例,3例DFT测试相关死亡,5例DFT测试相关卒中,27例需要延长复苏,2例延长复苏后遗留临床后遗症[15]。
(四)诱发的心律失常不等同于自发心律失常
ICD植入术中常用的诱发室速或室颤的方法包括:T波电击(T-shock)、50Hz直流电诱发、短阵(或猝发性)快速心室刺激、程序电刺激(S1S2)。人为诱发的室颤和自发性室颤是不同的。以往研究表明,诱发的室颤较自发的室颤更规整,诱发方式不同时室颤的周长及向量指数等重要特征也不同,使得室颤的诱发方式也会影响DFT。此外,患者精神状态也直接影响除颤效果。植入术中诱发室颤时患者处于镇静或浅麻醉状态,而自发室颤多发生在交感兴奋性增高、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加重等情况下。而且,研究表明DFT受体位(立位DFT>卧位DFT)、昼夜节律(DFT高峰出现在上午)以及VTVF持续时间(>15sDFT升高)等的影响。
再者,DFT测试还延长手术和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花费。
综上,DFT测试并没有被证实可以改善ICD电击成功率,亦不能降低死亡率。而且,DFT测试相关并发症亦不常见,一旦发生通常十分严重甚至致命。而且因除颤测试时需要麻醉或深度镇静,因此增加了手术复杂程度和花费。鉴于除颤测试无明显疗效且顾虑其安全性,因此有观点认为在部分情况下应术中省略DFT测试。
五、目前观点
2014年《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刊登了我国《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16],就DFT测试给出建议:ICD植入过程中,针对一级预防的患者,推荐不常规进行DFT测试。而对二级预防的患者,可根据患者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状况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类型等,由植入医生决定是否进行DFT测试。
总之,由于DFT测试未被证实可以改善电击成功率和预后,且可能导致并发症和费用增加,目前对于是否进行DFT存在争议。相信重量级临床试验SIMPLE、NORDIC ICD的公布,将影响临床实践和相关指南的修订。目前,DFT测试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在获得更具有结论性的证据之前,不能对所有的患者都不进行DFT。植入医师需根据临床经验和现有的理论基础,个体化的决定是否需进行DFT测试。
参考文献
1.Brignole M, Occhetta E, Bongiorni MG, et al. SAFE-ICD Study Investigators.Clinical evaluation of defibrillation testing in an unselected population of 2,120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first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implant. J Am Coll Cardiol, 2012, 60(11): 981-987.
2.Healey JS, Hohnloser SH, Glikson M, et al. Shockless IMPLant Evaluation [SIMPLE] investigators.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without induction of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a single-blind, non-inferiority,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SIMPLE). Lancet, 2015, 385(9970): 785-791.
3.Bänsch D, Bonnemeier H, Brandt J, et al. NORDIC ICD Trial Investigators.Intra-operative defibrillation testing and clinical shock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the NORDIC IC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Eur Heart J, 2015, 25, pii: ehv292. [Epub ahead of print]
4.Pires LA, Johnson KM.Intraoperative testing of the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how much is enough?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6, 17(2): 140-145.
5.Healey JS, Birnie DH, Lee DS,et al. Ontario ICD Database Investigators.Defibrillation testing at the time of ICD insertion: an analysis from the Ontario ICD Registry.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10, 21(12): 1344-1348.
6.Tokano T, Pelosi F, Flemming M, et al. Long-term evaluation of the ventricular defibrillation energy requirement.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1998, 9(9): 916-920.
7.Bardy GH, Lee KL, Mark DB, et al.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Heart Failure Trial (SCD-HeFT) Investigators.Amiodarone or a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 f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N Engl J Med, 2005, 352(3): 225-237.
8.Daubert JP, Zareba W, Hall WJ, et al. MADIT II Study Investigators. Predictive value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ducibility for subseque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or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in Multicenter Automatic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rial (MADIT) II patients.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7(1): 98-107.
9.Blatt JA, Poole JE, Johnson GW, et al. SCD-HeFT Investigators.No benefit from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 in the SCD-HeFT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Heart Failure Trial). J Am Coll Cardiol, 2008, 52(7): 551-556.
10.Michowitz Y, Lellouche N, Contractor T,et al.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 fails to show clinical benefit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Europace, 2011, 13(5): 683-688.
11.Bianchi S, Ricci RP, Biscione F,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implantation of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without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 2-year follow-up.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09, 32(5): 573-578.
12.Stavrakis S, Patel NH, Reynolds DW.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 does not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s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a meta-analysis.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13, 36(11): 1402-1408.
13.Semmler V, Biermann J, Haller B, et al. ICD Shock, No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Causes Elevation of High Sensitive Troponin T after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The 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reTropShock-Trial. PLoS One, 2015, 10(7): e0131570.
14.Brignole M, Raciti G, Bongiorni MG, et al. Defibrillation testing at the time of implantation of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a nation wide survey. Europace, 2007, 9(7): 540-543.
15.Birnie D, Tung S, Simpson C, et al.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defibrillation threshold testing: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Heart Rhythm, 2008, 5(3): 387-390.
16.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心律失常血杂志, 2014, 18(4): 242-253.
相关链接: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审定并提供,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资讯授权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编辑:环球医学资讯 贾朝娟